阅读记录

第253章 最后一战[1/2页]

曹操那些事 明州布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襄樊地区的保卫战还在继续。
     关羽擒于禁斩庞德,而后乘势回转大军,将樊城围住。
     此时此刻的樊城只有数千守军,城池已经被水淹没,水面离城楼仅有数尺,曹仁只能率军死守。
     另一座重要的城池襄阳也在关羽的包围当中。
     可以说,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的曹魏对襄樊地区的掌控正在逐渐消散。
     曹魏任命的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均降于关羽。
     梁郏、陆浑等地的百姓或基于苦役,或遥受关羽的呼应,纷纷杀官起兵反曹,响应关羽。
     一时间,关羽名声大噪,威震华夏。
     正在长安坐镇的曹操有些坐不住了。
     他很敬佩关羽,曾经也希望能将关羽纳入麾下。
     但如今关羽追随刘备统揽荆州,兵锋已威胁到了汉献帝所在许县。
     曹操不得不早做打算,否则一旦襄樊地区失利,宛城就难以坚守,到时候连许县都会陷入危机。
     他思绪良久,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准备迁都,以避关羽锋芒。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或许曹操这个决定并没有错。
     汉中之战刚刚失利,刘备大军气势正盛,荆州的关羽又大军压近,蜀汉的强势发展到了顶峰。
     若是此时与蜀汉硬刚,万一江东的孙权暗中再出兵,曹魏势力两头承压,双线作战,那就不好应付了。
     所以曹操尽管不愿意交出一城一池,但心中却已经做好了襄樊地区失守的准备。
     司马懿和曹椽蒋济得知消息,急忙劝阻说:“于禁被大水所淹,不是战守上的失误,对于国家的大局并没有大损失,为此而迁都,即是向敌人示弱,又会使淮河、汉水一带人心不稳;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如今关羽坐大,孙权必定不安,把这件事告知孙权,使他牵制关羽,则樊城之围自解。”
     曹操微微一惊。
     司马懿此人智谋超群,慧眼识人。
     前些时间他刚刚转任军司马的时候,就建议屯田解决粮食问题。
     后来他指出荆州刺史胡修粗暴,南乡太守傅方骄奢,都不应驻守边防,可惜曹操未予重视,结果关羽一强势,二人就投降了。
     如今司马懿再次站出来给曹操出谋划策,曹操自然好好思忖。
     迁都自然不是最好的决策,只是无奈之举,能保障手中的底牌不被关羽掀走。
     若是正如司马懿所言,孙刘两家并非实质性合作,孙权对于荆州极其渴望。
     或许能利用这一点给关羽背后制造一些麻烦,襄樊地区的形势就能改变。
     就算这一计谋不成,曹操也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迁都并两线作战。
     所以,曹操果断采纳了两人的建议,派使者出使孙权,利用矛盾破坏孙刘联盟,以坐收渔翁之利,同时指令徐晃率军援救曹仁。
     如此关键的时刻,按照常理,曹操会选择亲自率领大军支援,就如同当初得知汉中困境,曹操亲临阳平关一样。
     但此次曹操却选择让徐晃领军

第253章 最后一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