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易变形,抗摔打,晾晒周期也比手工坯缩短了许多。只需数日晴好天气,便可入窑烧制。
烧制所用的是八卦窑,也被称为霍夫曼窑,相对传统砖窑,这是一种技术进步。
这座巨大的环形窑炉有十数个窑室,烧窑工们按照严格的操作规程,在不同窑室依次进行装坯、预热、烧成、保温、冷却、出砖等工序。
火焰和热量在窑室内循环流动,连续作业,极大地提高了热效率,减少了燃料消耗,出砖的产量和质量都远超传统土窑。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海防生产的更多是红砖。
红砖和青砖的主要区别在于烧制工艺,这导致了它们在颜色、性能和使用场景上的不同。
简单来说:
红砖是自然冷却的,是氧化环境下的产物。
青砖是水冷却的,是还原环境下的产物。
砖坯在氧化焰烧成后,封窑并从顶部浇水。水遇高温变成蒸汽,隔绝空气,创造出还原气氛。砖体内的红色三氧化二铁被还原为青灰色的氧化亚铁。这便是青砖。
砖坯在氧化焰中烧成后,打开窑门让其自然冷却。砖体内的铁元素与氧气充分结合,形成红色的三氧化二铁。这边是红砖。
在这个时代,青砖的制作工艺更复杂,成本更高,因此通常只有富户、官府和庙宇才会使用青砖,而普通民居多使用土坯房。
青砖质量更好,更能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的韵味,且“百年砖、千年瓦”的说法,也证明了其超长的使用寿命。
不过,如果追求经济实用,红砖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毕竟,它是现代建筑中最主流、最经济的选择,性能完全能满足大部分建筑的要求。
出窑之日,景象更是壮观。
窑工们用长铁钩将冷却后的窑门打开,一股热浪裹挟着砖石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满窑洞鲜艳夺目的、仿佛在发光的暗红色砖块。它们经过高温淬炼,结构致密,敲击之声清脆悦耳,强度极高,吸水率低,堪称上品。
这些优质的“机制红砖”一经上市,立刻引发了抢购热潮。
包工头们迅速发现,这种砖尺寸标准,极其利于施工,砌出的墙体平整美观,坚固异常。
而且其价格,比普通的手工青砖便宜许多。更何况,它们还有优异的品质和稳定性。
海防的建设浪潮,由此注入了强大的加速剂。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一栋栋高达三四层的建筑以更快的速度拔地而起,厂坊的围墙和厂房修建得更加迅速,码头的扩建工程也进展神速。
而且,乡村建设也按下了加速键,许多农民赶着牛车驴车,走上十几里,几十里地,去砖厂买砖。
更重要的是,几家大型砖厂的建立,提供了大量新的就业岗位。
不仅仅是砖厂内的机器操作工、窑工、搬运工,连带相关的黏土开采、煤炭运输、成品砖运输等行业,都吸纳了众多劳动力。
许多新移民,也迅速成长为旱涝保收的产业工人。
喜欢。
第199章 城市建设新篇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