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打通销售渠道。
沈令宁通过赵家的关系,成功将产品打入了省城其他大商场。
外贸部门也传来好消息,经过严格检验,她的茶籽皂和红茶因其独特的天然理念和优良品质,获得了出口许可,首批订单将发往港澳地区和东南亚的华侨商店!
这意味着,“松涛沟”这个品牌,真正走出了秦北,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
事业蒸蒸日上,家庭也幸福美满。
周卫国在新岗位上如鱼得水,更加忙碌,但每天都会尽量抽时间回家吃饭,逗逗福宝,关心一下茶山的进展。
夫妻二人经历了风风雨雨,感情愈发深厚默契。
福宝渐渐长大,越发聪明伶俐,那份奇异的“直觉”似乎也随着成长变得更加清晰,有时甚至会冒出一些远超年龄的、富有洞察力的话语。
让沈令宁和周卫国暗暗称奇,也更加注意保护和引导她。
时间很快来到了1974年,沈令宁经过一年时间在松涛沟基地不但扎下了根,还发出了新芽。
秦南的秋日,天高云淡,风里带着干燥的草木清香和隐约的桂花甜香。
松涛沟基地家属院里,比往常更热闹几分。
石磨盘咕噜噜转着,空气中弥漫着新炒熟的面粉和芝麻混合的焦香气,甜腻的糖浆味儿勾得孩子们围着院子里临时搭起来的烤炉、灶台直转悠。
今年的中秋节格外不同。
赵长河、王秀兰老两口,带着儿子赵向东来了;更让人惊喜的是,沈聿川也把从沪上赶来探亲的父母接了过来。
加上老倔头这个常驻家人,沈令宁家的小院挤得满满当当,欢声笑语几乎要掀翻屋顶。
王秀兰系着粗布围裙,袖子挽得老高,正指挥着和面拌馅儿,她是做秦省传统五仁月饼的好手。
听说沈令宁不会做北方的月饼,她立刻来了精神,手把手地教:“宁啊,你看这面得这么揉。
醒发好了才酥……这馅料,核桃、花生、芝麻、冰糖青红丝,一样不能少,油糖得足,才香!”
秋日的阳光暖融融地洒在小院里,空气中浮动着新麦粉的干燥香气和融化猪油特有的醇厚荤香。
面盆里,沈令宁正小心翼翼地对付着一团油润光滑的面团。
她学着干妈王秀兰的样子,挽起袖子,露出白皙却有力的手腕,从大面团上揪下一个个大小均匀的小剂子。
她的动作略显生疏,却极其认真。
掌心蘸了点干粉,将面剂子拢在掌心,轻柔地、一圈圈地揉搓,直到它变成一个光滑圆润的小球。
然后掌心向下,稳稳一按,一个厚薄适中、边缘规整的圆形饼皮就初步成型了。
指尖能清晰感受到面团的柔软和微弱的弹性,以及猪油带来的滑腻触感。
为了这口地道的酥皮,这次和面可谓下了“血本”,用的全是精白面,猪油也放得足,和好的面团油光锃亮,散发着诱人的原始香气。
这也就在松涛沟还能这么吃了,搁其它地方,这么多人,这么多精白面都凑不齐,更别说黑芝麻、花生仁、红枣、红绿丝……这么
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中秋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