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五章 谁逆[2/2页]

武学宗师张三丰 浮沉随他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如出一辙。
     “韩大人别来无恙?“指挥使抽出绣春刀,刀鞘上的曼陀罗纹与少年的青铜镜严丝合缝,“陛下临终前说,若有淑妃余孽来寻秘窟,便用这把39;斩龙刀39;送你们上路。“老叟这才看清,对方手中的刀正是当年朱元璋刺入地宫的那把,刀柄处嵌着七颗人牙——那是从七皇子“尸身“上拔的。
     刀光剑影间,少年突然将青铜镜按在洞壁凹槽。海水倒灌的轰鸣中,老叟看见石墙上浮现出用功臣血写的《罪己诏》,落款是朱元璋的笔迹:“朕非天子,乃盗国贼也。“而在这些血字下方,用更小的字刻着:“韩林正,朕之剑,亦朕之镜。“
     当海水淹没秘窟时,老叟终于笑了。他想起朱元璋咽气前那双眼睛,像极了金銮殿上的龙血砖,冷硬、空洞,却映不出半点人心。少年拽着他游向海面,怀中的《皇明秘典》随波逐流,那些吃人的秘密,终将随着这汪海水,漫向更广阔的天地。
     多年后,沿海流传着一个传说:有位提着锈刀的老神仙,专斩贪官污吏,刀上总挂着曼陀罗花瓣。有人说他是韩林正转世,也有人说他是七皇子显灵。但每当官兵去追捕时,只在海边捡到半片花瓣,背面写着八个字:
     “龙椅可毁,民血难凉。“
     而那个装满帝王罪证的秘窟,永远沉睡在东海深处,等着下一个敢于劈开浪潮的人,将真相捞起,晒在朗朗乾坤之下。
     太和山云雾缭绕,韩林正踩着落叶上的霜花,望着紫霄宫飞檐上挂着的冰棱,恍惚觉得这天地间的寒气,比诏狱的铁窗更冷彻骨髓。张君宝穿着粗布道袍扫雪,竹帚划过青石板的声响,竟与当年文华殿金砖上的脚步声有几分相似。
     “你终究还是来了。”张君宝放下扫帚,指尖拂过韩林正腰间的锈刀,“这柄绣春刀,杀过多少忠良?”老叟低头看着刀鞘上的凹痕,那是五年前在秘窟与锦衣卫指挥使相斗时留下的,此刻在晨光中泛着暗红,像极了永不愈合的伤口。
     两人对坐在丹房内,炉中烧着的不是丹药,而是韩林正带来的《皇明秘典》残页。火苗舔过“炼药”二字时,张君宝突然开口:“十年前,贫道在应天府见过徐达。他说陛下赐的蒸鹅里有毒,却还是吃了——因为他知道,拒不受赐,便是抗旨谋反。”
     韩林正浑身一震。他曾以为徐达之死是偶然,此刻才明白,所有功臣的结局早已写在皇权的剧本里。炉灰飘到他掌心,化作细小的黑点,像极了当年龙血砖上的血渍。“张先生可知道,为什么皇帝总要用绣春刀?”他摸着刀鞘上的鬼面纹路,“因为这刀既能杀人,又能让死人替活人背锅。”
     张君宝望向了远方,不禁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嗨”,一时间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喜欢。
  

第十五章 谁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