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9章 大竹山[1/2页]

梦回春秋当大王 昽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从鱼地出发没多久,姬长伯便分兵,让卫宛这个初出茅庐的少年郎率领骑兵直奔阆中苍溪方向而去。
     绕过宕渠的山路十分狭窄,人马通行极容易被伏击,所以不宜大军行进。
     姬长伯只能自己率主力继续前往宕渠。
     但是姬长伯也选择听从卫宛的建议,没有全速行军的汉军主力,三日才抵达宕渠以东数十里的大竹山。
     大军慢悠悠的前进,似乎一点也不担心物资的消耗。
     “君上,还有一日便可抵达宕渠!”邓矢来报。
     姬长伯点点头,这几日行军,一路上都有小股部队袭扰,而且大多数都是被姬伯安强行征走的巴中各地的非嫡系部队。
     “保持军阵队列休整,全军原地生火做饭。”姬长伯看了看天色,已经正午,既然选择了稳扎稳打,那也就不急于一时了。
     大军停了下来,连日行军,所有人都有些疲惫,既然宕渠已经近在眼前,大战在即,不如全军休整一番,做好大战的准备。
     自庸国覆灭以来,整个西南地区的战乱就一直没有停歇,送往镐京的军报和诸侯请求天子主持公道的信件如同雪花般飘进宫城之中。
     周天子扶着脑袋,面色阴沉的听着一旁寺人的汇报。
     “上庸告破,巴军攻入城中,庸国王族初少部分逃出上庸,前往盘龙城外,其他尽数被押解……”
     “够了!”周天子暴怒之下,一掌打翻了面前案牍上的纸笔。
     “巴国,又是巴国。”周天子怒不可遏的站起身,来回踱步。
     巴国自从灭蜀之后,便一直没有消停,褒国也落入巴国手中。
     自己刚册封嫡长子姬伯越为巴君,转头嫡长子就被庶长子杀了。
     然后这个庶长子又带着如狼似虎的巴军攻入了上庸城。
     庸国啊,那可是当年追随武王伐纣的牧誓八国之一,南方最大的伯爵上国,竟然就这么覆灭了?
     自己的威信荡然无存,反复打脸自己的巴国,即便同为姬姓正统,也已经触及了自己的底线。
     “来人,宣内史入殿!朕要斥责巴君!”周天子刚说完,“不对,是窃国的巴贼!还有那个自立的汉国国君!都是一丘之貉!嫡庶相杀,兄弟相残,君臣无道!”
     周天子气的语无伦次,一旁的寺人吓得大气都不敢喘,赶紧小跑着出去宣内史官入殿起草斥责的诏书。
     内史官匆匆赶来,见周天子面色铁青,连忙伏地行礼。
     34;陛下息怒!34;
     周天子深吸一口气,强压怒火,冷声道:34;拟诏!34;
     内史官连忙取来竹简,提笔蘸墨,静候天子口谕。
     周天子负手而立,目光森寒,一字一顿地说道:
     34;朕承天命,统御诸侯,巴、汉二君,悖逆天道,僭越礼法,嫡庶相残,君臣相弑,致使西南动荡,生灵涂炭!34;
     34;巴君姬伯安,弑兄自立,擅灭庸,蔑视王命,罪不容诛!34;
     34;汉君姬长伯,擅立国号,不臣不贡,纵兵侵扰,实乃乱臣贼子!34;
     34;朕今敕令,巴、汉二君即刻罢兵,各归封地,听候天子裁决!若再执迷不悟,朕必遣王师讨伐,以正纲常!34;
     内史官笔走龙蛇,迅速记下,随后恭敬呈上竹简,请天子过目。
     周天子扫了一眼,冷哼一声:34;加盖王玺,即刻遣使送往巴、汉二国!34;
     内史官领命退下,殿内再次陷入沉寂。
     周天子缓缓坐回案前,望着殿外阴沉的天色,喃喃自语:34;朕倒要看看,这天下,还有几人记得周礼……”
     周天子的怒火熊熊燃烧,庸国的灭亡确实让他惊怒,原因也很简单,上庸离镐京太近了!
     如今周天子的实际控制单位很小,连一个中等的诸侯国都不如,以至于郑国,宋国都在搞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
     所谓的尊王攘夷,也只是挟天子的另一种形势罢了。
     如今,好不容易熬到郑国衰弱,郑庄公子嗣祸乱郑国,刚准备动手,纠结效忠自己的诸侯们,一起瓜分郑国的关键时刻。
     周天子绝不允许有任何的变数,哪怕和自己这个颇有实力的同姓诸侯发生冲突,也在所不惜!
     正午过后,姬长伯刚刚吃了一点东西,便有侍从匆匆来报。
     “王上!卫宛骑兵已经绕过宕渠,骑兵回报,宕渠城头旗帜已经更易!而且……”那侍从有些支支吾吾。
     红甲军统领高越出声问到,“而且什么?”
     “听逃出来的难民们所说,城头上挂着宕渠大夫父子二人的首级。”
     “什么?!”姬长伯拍案而起。
     愤怒,无比的愤怒。
     姬长伯对自己这个所谓的兄长,杀心已经达到了顶点,似乎下限这种东西对他来说根本无所谓。
     “方艾本是镇守江州的,他的首级若是在此,意味着江州援军凶多吉少了。”如花在一旁叹息。
     “城中锦衣卫可有消息传出?”姬长伯看向如花、如意。
     “宕渠局势混乱,姬伯安已经下令关闭城门,封城三日,故尚未有探子来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姬长伯闻言更是心中怒极,所谓封城,就是纵兵劫掠,烧杀、奸淫、掳掠。
     姬长伯决心不再等待情报。
     “全军准备,拿回宕渠,拒不受降,凡巴军者,无论品阶,杀无赦!”
     “诺!”众将拱手,退出准备攻城事宜。
     很快,各支汉军迅速行动起来,士兵们磨枪擦剑,准备攻城器械。
     将领们骑在战马上,眼神冷峻,扫视着准备出发的军队。
     “将士们,今日我们定要夺回宕渠,为死去的汉国百姓报仇!大汉万岁!”他振臂高呼。
     很快大军有序的离开了大竹山。
     长矛兵们迈着整齐而有力的步伐,他们手中的长矛如同森林中的树木一般,笔直而高耸。每一步都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大地都在为之颤抖。
     在长矛兵的身后,刀盾手们紧密地跟随,他们手持锋利的铁制刀斧,眼神锐利,警惕地注视着四周。
     这些刀斧手是长矛兵的坚强后盾,一旦有敌人突破长矛的防线,他们便会迅速上前,用手中的武器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而在整个队伍的最后面,是姬长伯最大的战场依仗,枪炮营的士兵们。他们背负着沉重的枪支,牛车拉着土炮,虽然步伐稍显缓慢,但却透露出一种沉稳和坚毅。
     宕渠逃出来的零星难民已经让这些兵士们怒火中烧,他们当中很多人甚至原本就是宕渠人,跟随姬长伯南征北战,如今家园被毁,他们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报仇雪恨!
     大竹山距离宕渠并不远,大

第199章 大竹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