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让开!再不让开我杀了你们!”姬伯安的亲卫声嘶力竭的想要突围逃跑,但是却被后军阻挡无法退去。
混战中,一支冷箭射中姬伯安坐骑,战马悲嘶倒地,将他摔落马下。未等其爬起,数把长矛已经抵住了他的咽喉和胸膛。
“绑了!”一名汉军都尉喝道。
士兵们一拥而上,将灰头土脸、狼狈不堪的姬伯安捆得结结实实。
主将被擒,剩余的巴军残兵瞬间失去了所有斗志,要么跪地投降,要么被当场格杀。鹰嘴岩上的巴军大营得知大王夜袭失败被俘,最后一点抵抗意志也彻底崩溃,在天亮前便开门请降。
姬子越几乎以最小的代价,完美地结束了宕渠之战。
消息传回江州,姬长伯大喜过望,立即下诏重赏姬子越及有功将士。
“大王,姬伯安已被生擒,该如何发落?”骑兵请示姬长伯。
一旁的谋士们正准备说话,姬长伯却是抬起手,制止了他们。
确实,如果利用姬伯安的身份和威望,攻打接下来的平都三镇,以及后面的其他城镇,自己可以省不少力气。
但是姬长伯已经没有耐心和这个庶长兄虚与委蛇了。
“昭告宕渠百姓,选一个好时辰,斩于宕渠闹市口以血屠城之恨。将其首级送往上庸、鱼地展示,安抚庸君王族和大夫人。”
“诺!”如花如意应诺退下,起草王令。
鹰嘴山一役的硝烟散尽,宕渠城迎来了久违的安宁。
汉军押解着垂头丧气的俘虏,清理着战场残迹,胜利的号角在群山间回荡。
姬长伯的王命很快抵达前线,除了对姬子越及有功将士的封赏外,更明确指示了对姬伯安及其党羽的处置方式。
当囚车驶入宕渠城时,街道两旁挤满了百姓,他们目光复杂地看着这个曾经带来无尽灾难的“伪巴王”。烂菜叶、石块如雨点般砸向囚笼,哭喊声、咒骂声不绝于耳。
“还我儿子命来!” “你这天杀的屠夫!” “汉王英明!为咱们报仇了!”
在万众瞩目下,姬伯安被押上刑场。这个曾经野心勃勃的枭雄,此刻面色灰败,眼神空洞。
当刽子手的鬼头刀落下时,人群中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声。那颗头颅被装进木匣,快马加鞭送往各地示众。
与此同时,姬子越正在鹰嘴山上处理战后事宜。
他下令: “将所有降卒登记造册,愿意加入汉军者经考核后编入各部,想要归乡者组织归乡,发放路费。” “打开兵仓,分放粮草,赈济周边遭劫掠的百姓。” “派遣工程营修复被破坏的道路桥梁,恢复商旅通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些举措很快赢得了民心,不少原本对汉军心存疑虑的当地人也开始主动配合。
汉军在宕渠的善后举措迅速稳定了局势,鹰嘴山周边秩序逐渐恢复。半月后,姬子越留副将镇守宕渠,自率主力凯旋。
江州城外十里,旌旗招展。姬长伯亲率文武百官迎候。当姬子越的帅旗出现在官道尽头时,礼炮齐鸣。
“臣,幸不辱命!”姬子越下马行礼,被姬长伯亲手扶起。
“王叔此战,定鼎巴蜀,功在千秋!”姬长伯执其手同乘车驾,在万众欢呼中入城。
是夜,江州原来的巴国宫城,如今的汉王旧宫中,大摆庆功宴。
酒过三巡,姬长伯掷杯于地,满堂寂静。
“巴蜀之地,分裂久矣。”他环视群臣,声音渐沉,“自先王薨逝,兄弟阋墙,百姓流离。今伪王已诛,然平都三镇犹据险抗命...”
姬长伯下方,姬子越,雷勇等诸将接呼吸一致,也都猜到了姬长伯接下来的话。
只见姬长伯环顾四周沉声道,“孤有意尽快发兵向东,平定巴国残部!统一汉国!”
“如今宕渠平定,在鱼地分兵的邓矢、邓牧、邓耕部也已经平定巫地,陈兵朐忍!”
大殿内灯火通明,酒肉的香气与胜利的喜悦交织,但汉王姬长伯掷杯之言,让所有喧嚣瞬间沉寂,随即又被更炽热的战意所取代。
姬子越率先起身,甲胄在灯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他拱手朗声道:“大王英明!伪王虽诛,然巴地未靖。平都三镇和朐忍,凭借江水之险与积存之粮,仍怀观望之心,甚至妄图效仿姬伯安割据一方。此疥癣之疾,若不及早根除,必成心腹大患。臣请命,愿再统大军,东出江关,为大王荡平不臣!”
“臣等附议!”雷勇等一众将领轰然起身,甲叶铿锵作响,战意高昂。“愿为大王前驱,扫平东境!”
姬长伯看着麾下这群虎狼之将,眼中满是欣慰与决断。他重重点头:“好!王叔新立大功,本该在江州休整。然兵贵神速,岂容宵小喘息?孤便再辛苦王叔一程!”
他目光转向从盘龙城一路马不停蹄追赶自己的雷勇等将:“雷勇,你为先锋,即日点齐本部兵马,先行开拔,直逼阳关,营造大军压境之势,探明敌军虚实布防!”
“末将领命!”雷勇声如洪钟。
“王叔!”姬长伯再次看向王叔姬子越,“你总督东征诸军事,统筹后方粮草兵员,待雷勇军报传回,便亲率主力,水陆并进,以泰山压顶之势,克定三镇!”
“臣,遵王命!”姬子越慨然应诺。
姬长伯走下王座,来到大殿中央,声音传遍每个角落:“传孤王令:此番东征,非为屠戮,乃为统一。告谕三镇军民,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开城归顺者,赏;执迷顽抗者,与姬伯安同罪!汉军所至,需秋毫无犯,敢有劫掠百姓者,立斩不赦!”
“诺!”众臣诸将齐声应和,声震殿宇。
庆功宴瞬间转化为战前动员。雷勇带领本部兵马当即离席,连夜赶往军营,调兵遣将,安排行军。
姬子越亦与江州总督、治粟内史等江州重臣即刻商议调兵、筹粮、转运事宜。
江州下辖的江州、垫江、乌江诸城之前在姬长伯的指挥下早早便已经开始准备物资,如今在姬子越宕渠大胜之威的加持下,几乎无缝切换至新一轮统一战争之上。
数日后,雷勇率领五千精锐先锋,乘坐快船,沿江西进,直扑平都方向。
同时,大量锦衣卫的细作、教会信徒也已潜入三镇,散布汉军大胜、姬伯安伏诛的消息,以及汉王的招降谕令。
江州城外,新的军队正在集结。此次东征,姬子越并未抽调刚刚经历鹰嘴山之战的梓潼和阆中地区的主力,而是以驻守江州及周边的军队为基干,补充了部分鹰嘴山降卒中挑选出的精壮,并配备了充足的弩箭和刚从苍溪工坊运来的火炮。
以这支新编的军队,配备新式铁质武器和火器装备,攻打几座近乎空城的平都三地,几乎是手到擒来。
舟师部队也开始整装待发,大小战船云集江面。
姬长伯亲至江边为大军送行。他拉着姬子越的手,沉声道:“王叔,巴地之民苦于分裂与战乱久矣。姬伯安之首级所至之处,抵抗意志已衰大半。此行当以威压为主,攻心为上,尽量减少刀兵之灾,速定大局。”
“大王放心,”姬子越郑重点头,“臣必恩威并施,尽快让三镇重归汉土,使巴蜀之民,早日共享大王治下太平!”
号角长鸣,战鼓擂动。姬子越登上前导战船,庞大的船队与沿岸步骑开始有序向东开拔。旌旗蔽空,刀枪如林,汉国的兵锋,再次指向东方。
喜欢。
第202章 大捷之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