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如水,静静流淌在寂静的宫苑之中,姬长伯屏退左右,与姒好两人走进后殿。
殿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轻轻晃动。姬长伯转过身,温柔地看着姒好,缓缓伸出手,为她理了理耳边的发丝。
姒好微微仰头,目光与他交汇,四目相对间,情意流转,两人仿佛又回到了当初在阆中初见,一个站在城楼上俯视,一个在城门楼下言笑晏晏。
姬长伯将她轻轻拥入怀中,姒好脸颊绯红,双手也不自觉地环上他的腰。他们相拥着,仿佛时间都已静止,唯有彼此的心跳声在寂静中清晰可闻。
两人慢慢走到床边,姬长伯轻轻扶着姒好坐下,而后自己也在她身旁躺下。
姒好靠在他的怀里,头枕着他的手臂,姬长伯则用另一只手轻轻为她盖好被子。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给这对相拥而眠的人儿披上了一层银纱。
倒不是姬长伯坐怀不乱,只是受到后世记忆的影响,如今姒好方才及笄之年,虽然和自己一样早慧,但是毕竟还是个小女孩模样。
夜色安详,一夜无话。
翌日清晨,姬长伯早早便起床更衣,将作院那边似乎有新的进展,今日去便是要看看成果。
刚吻别姒好,准备离开殿门的姬长伯便见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在内侍的引领下疾步而来,见到姬长伯立刻跪地,双手高举一封带有蜀地内阁火漆密印的文书。
“报——王上!蜀地八百里加急捷报!”
姬长伯神色一凛,接过文书,就着清晨摇曳的宫灯迅速拆开阅览。一旁的姒好也停下脚步,安静地等待着。
文书上的字迹清晰而有力,汇报了历时五年修建的数项大型水利工程已全面竣工,历经今夏汛期考验,成效卓着,以往肆虐蜀地的水患已被彻底驯服。
得益于灌溉体系的完善和新垦田地的丰收,初步核算,蜀地本年粮产竟较往年翻了一番有余!内阁在捷报末尾强烈建议:蜀地现已拥有大量闲置良田,唯憾人口不足,恳请王上旨意,扩大自江州口岸的流民引入规模,以充实地力,将蜀中真正变为王国稳固的大粮仓和战略后方。
姬长伯阅毕,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了些许,连日来的阴霾被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驱散了不少。
他将捷报递给姒好,眼中闪烁着振奋的光芒:“蜀地丰稔,国库充盈,我军便有了与诸侯周旋的底气!”
姒好快速看过,亦是面露喜色:“恭喜王上!此乃大吉之兆。内阁所请确是老成谋国之言,人口实乃国之根基。”
“不错!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先!”姬长伯颔首,思路立刻清晰起来,随后说到人口,姬长伯不由得想起了那个有些奸滑的商贾,“此事刻不容缓。召,商部尚书贾富,明日一早即刻入宫觐见!”
清晨时分,当初迁都,特地留在江州的贾富,得到紧急传召,便匆匆入宫。他虽久在江州,忙于奴隶贸易与流民安置,还要不断帮助内地定居的庸国士兵接送亲眷,所以风霜之色染于面容,但眼神却愈发精明干练。
“臣贾富,拜见王上!”
“免礼。”姬长伯开门见山,将蜀地的捷报与内阁的请求告知于他,“贾卿,你在江州多年,于引入人口一事上颇有建树,成效斐然。如今蜀地急需大量人口填充,旧有的规模已不足用。寡人欲将此重任全权交予你,扩大引入,你可有良策?”
贾富闻言,精神大振,这是他大展拳脚的绝佳机会。他略一思索,便条理清晰地回道:“回王
第209章 蜀地粮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