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馆内早已座无虚席,万余人的声浪汇成一片嗡嗡的潮声,却在弘历走上演讲台时骤然静了下来。
弘历身着华服,目光扫过台下攒动的人头,从蒙古骑手的皮帽到西藏射箭手的藏袍,从江南士子的长衫到北方汉子的短打,最终落在主席台两侧分坐的大臣们身上,朗声道。
“今日齐聚于此,是为运动会,更是为见一见咱们炎黄子孙的精气神!”
台下掌声雷动,弘历抬手,声浪骤歇,他指向体育馆内猎猎作响的旗帜。
“诸位且看那新旗!黄底承天,是咱们亿万炎黄子孙的肌肤,从昆仑山麓到东海之滨,这颜色刻在骨血里。
黑龙破壁,是咱们代代相传的乌发,从三皇五帝到今日在座,这黑是娘胎里带的印记!”
弘历向前一步,声音里带着金石之音。
“国旗周正,是规矩。龙图腾腾,是精神!这旗,往后不分王臣百姓,不分贫富贵贱,谁都能挂——但它是华夏的脸面,是族群的魂魄!
谁敢辱它,便是与整个炎黄为敌,朕定叫他身败名裂,永世不得翻身!”
山呼般的回应炸响在馆内,蒙古骑手猛地拍响马鞍,西藏活佛高诵经文,仿佛那面旗已不是布料,而是压在肩头的千钧担当。
弘历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沉凝有力。
“方才说这国旗,是华夏的形——黄底承肌肤之脉,黑龙聚乌发之魂,见旗便知是同胞。可形若无魂,终究是死物。”
弘历顿了顿,指尖轻叩台面:“这魂,便是今日要立的国歌。
它名唤《中华魂》,字句皆朕亲填。
旗是眼睛能看见的标识,歌是心底能共鸣的血脉——见旗识其貌,闻歌知其神,二者相依,方能让这黄皮肤、黑头发的族群,从根上拧成一股劲。”
“试想,他日无论身在天涯海角,听见这歌,便知‘我是谁,来自哪,望见这旗,便懂‘为谁立,向哪去。”
号声陡然响起,三十六名护旗手肩扛黄底黑龙旗,迈着如雷步伐从通道入场,每一步都踏在人心鼓点上。
待旗手将国旗系上绳扣,编钟与号角骤然齐鸣,雄浑旋律如黄河奔涌而出——歌声与升旗,恰在此时一同启幕。
弘历率先开嗓,声如龙吟穿云:“黄肤载尽洪荒事——”
国旗顺着旗杆缓缓攀升,晨光穿透窗棂,将那抹黄、那道黑映得愈发鲜明。
朝廷大臣们紧随其后,声震梁柱:“黑发牵来万古春——”
前排运动员们扯着嗓子跟唱,哪怕音调生涩,也唱得滚烫如火:“一脉炎黄凝血气,中华民族共乾坤——”
旗帜升至半空,旋律流转间,后排百姓们虽记不全词,却跟着节奏振臂,连孩童都攥紧拳头,用稚嫩的嗓音嘶吼。
“龙旗猎猎开新土,铁骨铮铮护华人——”
当唱到“律法为绳天下治,江河为证赤心真”,国旗已近杆顶,江浙士子们抚着衣襟颔首,歌声愈发沉厚。
唱至“踏平关隘通四海,聚起精神耀九州”,旗面即将触顶,蒙古骑手挥鞭击掌,声震屋瓦。
终至“纵有风云千万变,中华魂魄永长存”
第255章 《中华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