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媺娖的犟劲上来了:“万一吕不韦就是赌呢?”
张彦无语:“你这丫头,有点常识行不行。”
“吕不韦如果真的这样做,那就是等于窃取秦国社稷,这可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这种惊天动地的大事,司马迁是怎么知道的?”
“像这种大事,只可能会有两个人知道,那就是赵姬和吕不韦。”
“你要清楚,就算是赵姬当了太后,吕不韦当了丞相,可一但这种事暴雷,秦国宗室就能把他们两个撕了,就算是秦始皇也自身难保。”
“所以这件事必须烂在肚子里,其他人根本不可能知道。”
“另外,你要明白,嬴异人可不止秦始皇一个儿子,秦始皇登上王位的时候才十三岁,秦始皇的王位可是嬴异人安排的。”
“如果这种事都能被司马迁这个百年之后的人知道,那就说明在当时已经人尽皆知了。”
“所以嬴异人干嘛还要让秦始皇登上王位?嬴异人和秦国宗室不弄死秦始皇都是好事。”
“嬴异人又不是傻子,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女性的孕期,就算他不知道,那他的其他妃子还不知道吗?”
“如果秦始皇真的是吕不韦的孩子,那么那些有孩子的妃子一定会借机扳倒赵姬和秦始皇。”
“如果用了这个办法,别说是嬴异人了,就算是秦国历代祖宗显灵也不可能保住秦始皇。”
朱媺娖撇了撇嘴:“那司马迁为什么会有两段不同的记载?”
“三种可能,一种是他也不待见秦始皇,用这种办法黑秦始皇。”
“第二种是司马迁准备留给后人评说。”
“最后一种也是可能性最大的一种。”
“要知道,那个时代讲究秉笔直书。”
(有的论点说因为史记,司马迁才被处以宫刑的,但还有一个论点。)
(那就是为战败投降的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被以诬罔罪名定罪。)
(起因是李陵率五千步兵与匈奴主力交战,因寡不敌众投降匈奴。汉武帝震怒,朝臣大多指责李陵,唯独司马迁在朝会上为其辩解,认为李陵投降是欲得其当而报汉,并认为责任不全在李陵,可能涉及其他将领,比如李广利支援不力。但这一言论被汉武帝视为贬低其用人策略,最终以诬罔罪名判处司马迁死刑。)
(汉代法律规定,死刑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免除,第一缴纳赎金,第二凭借类似丹书铁券的物品免死,第三是接受宫刑。司马迁因家贫无力赎罪,最终选择宫刑。)
“但书写史书是需要参考很多史料的,司马迁整整花了十四年才把史记写完,这十四年里,司马迁接触了海量的正史,野史,民间传说。”
“资料太多加上时间跨度大,导致司马迁忘记了自己写的什么,这才出现了矛盾。”
朱媺娖一头问号:“啊?忘了?可能吗?”
“这有什么不可能的,那边打麻将的两位岁数大,你不用问十四年前的事,你就问五年前的事,看看他们能不能记清。”
喜欢。
第406章 秦始皇生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