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在体育馆外的冲突像一颗小石子投入深潭,激起些许涟漪后,便迅速沉底。
陆野的愤怒和质问,于我而言,不过是无谓的情绪宣泄,转眼即忘。
然而,几天后,一种微妙的变化开始悄然发生。
首先是我的邮箱里,开始定期收到一些匿名发送的、经过精炼整理的行业简报。
内容精准切入我近期重点关注的几个领域,尤其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及区域经济政策分析。
其中甚至包含了对C市及其周边地区几个濒临淘汰的老工业区潜在价值的深度评估报告,角度刁钻,数据扎实,像是专门做给我看的。
没有署名,没有要求。
我让徐伯追查来源,IP经过多层跳转,手法专业。
我盯着屏幕,尤其是关于C市的分析部分,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C市是陆野的家乡。
那个因观念守旧、产业凋零而逐渐被遗忘的老工业城市。
陆家据说在当地经营着一家历史悠久却濒临倒闭的纺织厂。
这种投其所好的精准,让我几乎可以肯定发件人是谁。
接着,是在一场关乎城北科技园区地块竞标的关键酒会上。
我走到露台透气,意外发现陆野正靠在栏杆上。
他穿着一身看似合体、但细看面料和剪裁并非顶级的西装,与周围环境略显格格不入。
看到我,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窘迫和紧张,但很快被掩饰下去,微微颔首:“学姐好。”
“学弟也对地产开发感兴趣?”我语气平淡。
“陪一位研究区域经济的教授来的,学习一下。”他语气尽量平静,手指却不自觉地捏紧了酒杯,“听说宏宇集团对那块地势在必得,他们最近和市规划局的那位王局,走得挺近。宏宇的副总,是王局的远房表亲。”
他透露的消息依旧精准,点出了宏宇可能走的非正常渠道。
但这次,我注意到他说话时,眼神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一种急于证明什么、换取什么的焦虑。
“消息很灵通。”我淡淡回应,目光扫过他略显局促的西装。
他似乎察觉到了我的目光,身体几不可察地僵硬了一下,随即故作轻松地扯了扯领带:“A大别的不多,就是各种消息和关系网多。特别是对于那些急需寻找出路的地方和企业,信息就是救命稻草。”
冷月翎:现代视角18[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