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反问他们。
工作人员看了看他,说道:“我们这最低需要中专、或者职高毕业。”
“哦.”
看来自己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李来顺灰心至极,没有回答后面工作人员的追问,垂头丧气地往市场门外走去。
此刻,李来顺的心里是冰凉的,虽然外面依旧阳光明媚,但前面的路是那么的黯淡无光。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李来顺的生活一直感到郁郁不乐。
哥哥托付给他同事们打听招工的消息大多有去无回,自己也几乎把整个开发区转了一个遍,对于工作的事情还是一筹莫展。
也曾到滨海的老城区转过,但是那里和市内六区没有什么大的区别,甚至和市区内繁华的地段相差甚远。
整个区内留给外地人的工作机会实在少得可怜。即使放更低的身段去找饭店服务员的工作,也依旧卡在了户口问题上。
为了能找到工作机会,李来顺扩大了寻找范围,甚至曾多次骑着借哥哥同事的自行车骑车到市区里去找。
单程骑车需要4个小时,为了节省住宿成本,找完工作后再骑回来,这样虽然反复多次,但是依旧没有结果。
也曾舍下面子厚着脸皮找过证券公司的杜总帮忙,但是看到杜总那种很为难的样子,李来顺也没法继续说下去。
虽然自己知道自己是被陷害才丢得工作、进的拘留所,可对于外人来讲,谁知道你是否真的是被冤枉的呢?谁又肯为了一个不相关的人冒那么大的风险,把一个进过拘留所的人放到自己身边工作呢?
尤其涉及犯的错误是监守自盗!这个不但在那个年代,即使在开放包容的今天,也是很难让人接受,更不用说,他要做的工作是要守护业主财产的保安工作。这个就好像你给猫找了一个看鱼摊的工作,给黄鼠狼看鸡窝的工作一样。
人呐,终究要为自己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哪怕这个事是对的是正确的。尽管如此,李来顺也没后悔过,也不会后悔!
其实,还有一条找工作的路,李来顺知道但是一直没走!
那就是找职介所花中介费给介绍工作!
李来顺也曾想过通过职介所给介绍份工作,但是那个年代整个滨海区也找不到一家像样的职介所,即使有,收费也是贵得离谱。
他就曾经到过碱厂俱乐部旁边的职介所,号称是国营的中介所,收费2000,而介绍的工作大部分都是搬家公司、家政公司、废品站搬运工等没有人愿意干的工作,并且收完费还不保证介绍成功。
从穷苦家庭出来的孩子,让他淘出三个月的工资去做一个那么没把握的事情,还真做不出来。
马上来开发区都快两个多月了,李来顺越来越焦虑。
这天,他骑车从滨海区老城区回开发区路过史家庄的时候,忽然看到旁边一个理发店的门口竖了一个小黑板,上面写着:“专业职介,开发区工厂招工,工资高,福利好,介绍不成功不收费。”
“这个还真不错,不成功起码钱不会白搭,成功了钱也算没白花!”李来顺想着,把自行车停好走了进去,决定探个究竟。
第19章 人才市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