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5章 废品回收站的猫腻[1/2页]

李来顺的老坦儿人生 南梦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那个时候的废品收购站分类远没有现在分类分得仔细。
      大体就是按照废品的分类简单的归类即可。
      比如把金属按照种类分开,有的收购的金属器件上面有铝和铁,或者带铜的,就想办法用榔头敲开,或者锯开。
      收得旧家电一般就会分塑料、金属件、电路板等分开放置。
      塑料制品简单的分为熟塑料和生塑料,然后按照颜色分类即可。
      比较麻烦的还是纸张。
      纸张大体分为纸壳纸张两大类,每一类又分为带颜色不带颜色。
      纸壳还简单些,带彩色图画的分为一类,不带的分一类。
      那个年代,商品还是注重产品实用为主,还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包装。大多是简单的纸板原色包装,上面简单的印几个字。
      不像现在,产品都过度包装,把包装弄得精美无比,价格甚至超过了里面产品的价值,有时给人一种要买椟还珠的冲动。
      纸张分类就复杂一些。
      白纸和卷子类的算一类,那种带图片的纸张算一类。
      如果遇到单纯的画报,学校印刷的卷子,办公室的废资料,这些都好弄。
      最难弄的是有的带插画的书类和杂志,需要先把书拆散,然后把里面的带图片的纸分拣出来,费时,还费力。
      这些都好弄,李来顺用了半天时间就弄明白了,也分得很好。
      最难学的是那些分辨造假的技术。
      这个废品回收站算上李来顺一共4个人。老板王振,老板娘李春花,还有老板娘弟弟李大勇。
      平时的时候,白天老板王振就带着他小舅子李大勇到远的地方把更小回收站的废品拉回来,然后李来顺和李春花负责分拣。
      每隔2天到3天,只要一个分类分得差不多够一小货车了,王振就带着小舅子把废品送到厂家或者更大的废品分拣中心。
      虽然废品站的大部分废品是王振从外面的小站点倒腾过来的,但是附近有一些搞游击战的个人废品收购者,他们会骑着三轮车把废品直接送到王振的废品站。
      这些搞游击战的人,就是一些造假手段使用频率高的地方。
      这帮人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吆喝着上门收废品。
      他们看人下菜碟,只要看到交废品的是妇女儿童或者老人,卑劣手段无所不用之极。
      不是用大小秤砣在秤上作假,就是欺骗她们不懂,把价格贵的东西说出便宜的,比如把本来是紫铜的物件说成是黄铜的物件。
      要不然就是趁着主家人不注意,顺手牵羊把家里的好东西偷走,最可气的是,如果被主家发现,还张牙舞爪吓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孩子、妇女。
      这帮人使用招数欺骗幼弱群体就算了,还用更高级的招数欺骗废品回收站的人。
      他们一般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如果造假手段在这个收购站被识破了,明天就去其他到地方试试,没准碰到打眼的老板,就会被他们蒙一头子。
      老板娘给李来顺讲了好多花里胡哨的作假手段,让他一时难以理解,并且震惊不已。
      比如,他们会把

第65章 废品回收站的猫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