栎阳十四年冬。
大雪落满白玉京。
这一年雪下得格外大,京城内外都如同被包裹在一团厚厚的棉花里,就连长乐宫前那株百年巨柳都被压折了好几根树枝。
宫里的太监宫女们为了避祸,纷纷嚷嚷着瑞雪兆丰年,以讨圣上欢颜。
细长尖锐的冰凌挂在屋檐下,调皮的孩子们高兴地冲它大喊着,试图用石子将其击落。
武阳门外,却早已人如蚁聚!
今天是书院大考张榜的日子,文渊阁大学士徐启元早早就让下人备好了轿子,天不亮就让丫鬟服侍好了穿戴,动身前往宫中领旨。
徐启元是徐文昌的长子,十年前他的父亲前去宁国公府上传旨,惨遭不幸,下人们将那具无头尸体抬回来时,他的母亲也被当场吓死,不治而亡。
皇帝为了嘉奖徐家传旨有功,特封徐启元为上书房行走,五年后,子承父位,一跃晋升为文渊阁大学士,协助院长徐长白统领书院大考的一应事宜。
徐启元领了圣旨后,弃了轿子,连早饭都没顾得上吃,便直接骑马带队直奔城门而去。
朔风凌冽,刺骨袭人,他此刻却心潮似火!
他比任何人都明白手里这份圣旨的分量,那可是数十万学子翘首以盼日思夜想的东西啊!
此外,此次书考,人数比往年翻了一倍!
栎阳王朝以武立国,素来重武轻文,徐长白数次冒死上谏,顶着栎阳王朝的武将旧臣们刀子一般的目光,建议圣上重开书院大考,纳天下士子于囊中,以供王朝驱策。
于是圣上下旨,着户部和工部共同出资修建聚贤阁,凡是前来京城赴考者,持地方推荐文书,皆可以提前两个月登记入住,并且士子们备考期间的所有吃穿用度皆由聚贤阁专项饷银统一开支。
床铺是大通铺,伙食嘛无非是馒头小米粥,虽然那些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儿们都觉得嘴里淡出鸟来,梗着脖子一通直骂娘,但对那些出身贫寒且又远离京城的考生们而言却是莫大的福音!
古往今来的读书人,有几个是王侯将相家的富贵公子,多得是那出身寒门不易下士!
孟浩然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两个月前,他信心满满地奔赴京城考试,却连城门都没进去,若不是那位名为小芳的乡野姑娘出手相助,恐怕他早就愤愤离京了!
此刻他正站在人群之中,白皙的脸上泛起丝丝和众人一样紧张而又期待的神情。
“别担心,你一定会高中的!”身后一位身着粗布蓝衣的年轻姑娘用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出言安慰道。
“小芳姑娘,在下叨扰两月有余,如果此次未能高中,那......”
他本想说那可如何报答她的资助之恩,不过想来又觉得不妥,喉结微动,将后半句话咽了下去。
“我说过,若能帮助到公子,便是小女子万幸了!”小芳见他神色窘迫,连忙微笑着说道。
“哟呵!这不是孟先生嘛!听说你身无分文前来考试,若非女人资助,竟是连这皇城都进不来啊!”
迎面走来一个锦衣玉带的玉面公子,身后跟着四五个长相凶恶的家奴,冲着人群中的
第47章 放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