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上院门,叶成昌与叶斤一起身着短打,向北跑去。
新院子不如进香河的官舍大,在家跑步是跑不成了,所以叶成昌就改成出门跑步,因为安全问题,叶斤就索性陪着叶成昌每日一起晨跑,顺便在外面吃一顿早饭,再回家冲澡。
每日从新家跑到国子监,绕国子监几圈后,再沿成贤街返回,这跑步路径是这南京城里除了六部与皇城之外,最安全的地界,也是叶斤最熟悉的地界,每日在这附近巡逻的卫所兵丁他几乎都认识。
不过今天,两人吃好早餐,便径直往书铺赶。
为了消除证据,驴车昨天被劈成柴火,烧了个精光,就连毛驴都累的够呛,还在家歇着呢。
到了书铺还未开门,便从二院的侧门进去,穿到店里,习惯性的看了下账本,是一如平常惨淡,虽然出入账看似多,其实每一笔利润都非常低。
这是叶成昌定下的策略,常卖的部分书籍就从别的印局进,几乎是不溢价就摆放在书架上售卖,以此慢慢的回笼老顾客,顺便带动销量,以便日后争取进货的议价权。
进价高的书籍那就自家印,但也是平价售卖,以此节省开支保证书类齐全。
后院的印局,元?\只要太阳升起就开始刻版,几乎每日都是加班加点的刻,旁人劝他歇息他都不肯,总说刻好之后印局与书铺日子都会好过,到时候再歇也不迟。
万家兄弟则是上午印书,下午被叶成昌派出去,与全城各个说书先生接洽,定好这月底印局摆宴,请他们到铺一叙,届时有最新的话本发售。
董为每日早晨将字排好,就到前店来充任掌柜,全权打理店面,叶成昌给他的唯一要求就是,将所有出货种类统计成图表,每旬报告。
看了一会账册,走进院子。这时元?\已经吃过早饭,坐在院中的桌凳上又开始刻版了。
“老元,进度怎么样?”
“东家,我这个估摸还有大半个月就都刻完了。”
“老元以后不要这么辛苦了,这话本我才给你十之三四,我估计还得一年左右我才能写完画完,到时候你有刻的,慢慢来别累着自己。”
“那好啊,新话本越多我们铺子才能越好。”
与元?\聊完,叶成昌回到二进自己房间,继续写他的话本,文字情节已经写到黄金十二宫,其中桥段大部分都是叶成昌自己改编的,奈何漫画是小时候看的,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要赶在月底将十二宫的文字情节全部写完,因为月底又要开始每日去早旦学堂学习了。
“昌叔,马广来了。”
“带他去正堂,我一会就过去。”
马广按叶成昌昨天要求,这时候来到书铺,被叶斤带到正堂客座,不一会叶成昌也来到正堂,互相见礼后,叶成昌就直奔主题,开始拿着一本册子询问马广一些基本信息。
马广家住朝天宫西街与罗廊巷岔口的一个小院内,父母均不是本地人,由于家中田地抵债,迫不得已从老家来城务工,经过十余年努力也在南京买下了一块落脚之地。
父亲在城内这十里秦淮之上,架着舢板小船泊客送货,母亲则在一家酒楼后厨刷锅洗碗,马广自打能下地就在街坊四邻的照看下成长,与街坊邻居的孩童打成一片。
马广父母虽是大字不识,但因为在老家吃过奸诈小人之害,才落得田地全无、背井离乡。所以就一直告诫马广不要学坏学奸,行事要老实本份。
马广成长以来,也确实按父母的嘱咐,未曾沾染不良习气,每日里就是在渎运河与秦淮河边帮些买卖家递东传西,以此换取些铜子或者吃食。
因为腿脚勤快又熟悉路线,所赚的钱不但够自己每日伙食,还能帮衬其他小伙伴,所以在两河附近的孩子圈中,也是交口称赞的人物。
自从那一日碰巧掉在轿子
第39章 投名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