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的天际只是微微有些发白,但成贤街上已是热闹纷繁。
人们都提着篮子,打着灯笼在街上排起长队。
平常管辖秩序的巡逻兵丁不见踪影,改由青衣小帽的县衙差吏从旁维持。
今日是上元县“县试”的日子,而地点就在成贤街的尽头,上元县县学内。
县学大门前立着几根木杆,木杆上挑着灯笼将待考的人群分为几排。
大家都井然有序的站在县学门前。
而县学大门的台阶下,书吏坐在书案之后,正按礼房的名册点验着考生姓名。
点验完毕再经过搜身和搜篮,考生才被准许放入大门。
当然,作为上元县知县的程三省也在门口。
不过他是站在大门的台阶之上,头戴乌纱、身着团领青色暗花公服、腰束素银革带、脚蹬黑面白底皂靴,一脸微笑的看着学子一一进入县学。(注)
叶成昌老早就看到他了,本来台阶就高过地面有一尺半,加上程三省乌纱那高耸的后山,凭空将人又拔高半尺有余。
再然后就是两翅乌纱帽,配前后无补的宽大衽袍公服,这种混搭穿戴也是特别明显。
只是叶成昌没有吭声,这时候吭声不是告诉别人自己和县里一把手有旧么,这么高调明显的拉仇恨,叶成昌可做不出来。
待叶成昌排到门前,天已大亮,大部分的考生都进入县学等待唱名。
叶成昌,年八岁,体态匀称,髡发短寸,面貌幼稚,民籍,祖朝荣,父向高,廪生具保人岑礼。(注)
“呦,公子这么小就来考试了?公子记着啊,进到里面后篮子里的水,能少喝就尽量少喝,不然啊会耽误事。”一旁搜身的衙差眉开眼笑的提醒道。
“谢过这位官差大哥了。”叶成昌也是笑着抱拳回道。
“瞧瞧,七老八十的和八岁童子一齐考的,真好意思。”一旁的衙差正在给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考生搜身,不由得嘟囔了一句,气得这位老考生脸上的褶子都平了。
叶成昌捂嘴偷笑,拎着篮子就踏上台阶。不过此时,程三省也看到了他,过年时程三省还带叶成昌回家吃了几顿饭,哪能不认得,不由得吃惊看过来。
两人四目相对,叶成昌只好笑笑眨眨眼拱拱手,没有停留不理会程三省径直走进了大门。
程三省在原地,心里五味杂陈,咂摸了好长时间,才回过味来。
叶向高这是在给自己出难题啊,怪不得要迁户口到上元县,不到一年儿子就来考县试了,这是要把政治资源立马变现啊,我要不要给他这个面子?
叶成昌进入县学后,依旧是排队,还要经过一系列流程,才能到领到试卷稿纸。
县试是国家考试中人数最多的,也是门槛最低的,只要提供三相就能考试,分别是亲供、互结、具结。
亲供就是个人姓名、年龄、身貌等基础情况,然后三代履历,证明本地籍贯与出身清白。
互结是同考五人互相作保,别以为电视上演的,逮到一个作弊者逐出考场就行。
现实是逮到一个逐出五个,作弊人就是不被官府追究,也得被其他四人好一顿安排。
最后一个是具结,考生需要有一个生员作保人,考试前保人也是得到场的,考生领到试卷高呼其保人姓名,其保人也要应声回复是不是为其作保,如果不是,可就当场呵呵了。
说白了唱名就是保证考试的是本人,防止枪手代考。
进入中厅,领到试卷的叶成昌,也依葫芦画瓢在官吏面前高声说道:“廪生保人岑礼”。
站在一群秀才中间的岑夫子,慢一拍附和道:“廪生岑礼为此叶成昌作保”。
唱名结束后,叶成昌就按照试卷上的排号,寻找座位落座,安静等待考试开始。
其间除了打水磨墨舔笔外,什么事情都不用做,试卷也不用填写姓名,发卷时已经填好座位号,只要等待衙差举牌巡场,那就是考试开始的信号。
县试的题目是“县官”当场出,出完题就贴在巡牌上,示
第50章 初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