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春用着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环顾着这间书房。
这间书房虽有着不小的占地,但是没有一块能下脚之地,地上、桌上满是纸张,茶几、花架、窗台只要有空间的地方,随处放有毛笔、砚台。
这间书房中最大的一面墙上,绘制着一颗“世界树”,世界树的枝杈上,定着一张张话本的初稿,有文字、有图画。
“这......这.....”钱春站在屋外看的目瞪口呆,不敢再下脚,眼中满是惊喜与好奇。
话本他已经追了半年,只有店里每次去北城订货的时候,才能路过朴木看几眼,可现在初稿就在眼前,另他感觉有点不可置信!
叶成昌在钱春背后说道:“以后这间屋子里的所有的书稿,我会帮你整理好,关键点和大纲我也会一一给你写出,骨干的充实就交给你了,以后这本小说,也将会附上两位作者的笔名。”
“话本就是这里写的?”
“对啊,我就是在这里写的,不然呢?”
“不是,我不是怀疑,只是这话本以后就是我来写了?”
“是也不是,准确的说是我俩一起写,我将大纲和故事背景交代清楚,你来附其血肉,出稿后我们一起再修饰!”
钱春一步踏进书房,弯腰慢慢捡起书稿,一页又一页的书稿被他捡起整齐的摞在书桌,一张一张的仔细看着。
工具人已经就位!
那么,工业我来了!
————————————
清晨,通济门。
一辆马车驶出了城门洞,马车后面还跟随着两位青年骑士,虽然是一大一小,但身上的衣着到是蛮统一的,四处都是补丁。
从这两位青年的骑姿,就能看出来他们驭马的水平,还是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身体放松,随着马的节奏上下浮动,不要一直盯马头看,看前面情况。嗨,这俩呆子。”
叶成昌站在车辕上,指导这两位半吊子骑马,说了半天,他们还是愣愣的只顾马头,不看路面,马头偏一点他们就勒缰绳,马都快被他们勒烦了。
叶斤和马广现在生活在城市,练习骑术的机会不多,练了一个多月也只能勉强走马跟上马车。
想跑?瞧瞧身上的补丁,就是知道这俩货,心急想吃热豆腐,不会走就想跑,摔了有多少跤。
看着两人还能跟上马车,叶成昌也不再多言,回车厢背书去了。
这一队人马好似郊游,慢慢悠悠的往东方驶去,大概行驶了有两个时辰,马车驶出沧波门,正式来到城外。
…
“小官人,前面不远处的山口叫小龙口,过了小龙口左右两边都是山坳,深大概都有三四里,右边的山坳窄没有人家,左边宽有六户人家。”
“地势呢,那边高?山坳里的山林,有没有归属?”
“右边的高些,山坳没有归属,外面这山叫青龙山,朝西北的山坡到是有主,东南面坳里什么都种不了,所以没主,里面那座山叫黄龙山,和青龙山差不多,也是靠山坳那面没主。”
说话的是本地里长王茂路,他正在为来村里的这一行几人,介绍这两山之间的山坳。
来的这位小公子虽然不知道底细,但是他在江宁县县衙当皂班衙役的儿子,带话回来说今天会有贵人,到他们村上选购林地,让他仔细照看着,少不了好处。
这位王里长一清早,就在村口等着,直到临近中午,终于等到了贵人,可贵人连水都没一喝,就拖着他来到山坳,说要实地查看地形。
叶成昌看着眼前的地貌,到是有些满意。
“一千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事物的理解都有所不同,这句话叶成昌是非常赞同。
眼前的山坳,在别人眼里没有丝毫价值,可在叶成昌眼里,这就是少女的优美曲线,迷人呐!
说起哈姆雷特,就不得不提他的创作者,英国著名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说起莎翁,就能想起他的祖国“英国”,第一次工业**,起源国家之一。
第一次工业**,你能想到什么?珍妮纺织机、改良蒸汽机?
人类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类会制造使用工具,代表第一次工业**的这些机器,就是人类社会摆脱愚昧,走向文明的第一步。。
而叶成昌就打算利用这片狭长的山谷,走向自己工业启蒙。
在叶成昌的思维中,工业是少不了机器的,机器是少不了金属的。产不出好铁,打不出好钢,再有奇思妙想,你也无能为力。
冶金叶成昌不懂,但他也不需要懂,因为目前明朝是这个世界上,铁产量最多的国家,没有之一。
鲁大生就与他说过,官办铁厂一炉出铁,多则在五千斤上下,少也有三千斤左右,一个中型铁厂,工匠就多达千人。
叶成昌与鲁大生刚开始聊这个话题时
第56章 锤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