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9章 补票[2/2页]

大明阴谋家 屁都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础工作。
      现在的水库工地已经看不到,叶成昌的项目组。
      各个村子德高望重的村老,被他们请来,与一些里长组成了一个联合监督团队,负责主持工地的监督和公正,项目组只是监督,监督团队的公正。(拗口。。。)
      由于村老的望众与里长的威信,所有人无不佩服这手段。
      这个水库主要作用,是作为动力源,所以还得在山坳里建立水道,而且还在坳口挖掘蓄水池。
      仅仅是水利方面的工程,都得到明年年底才能全部完成,其他规划的建筑,更是到现在都没有动工。
      虽然工程进度缓慢,但有一点,到是令人满意,就是这些村民,没有什么刁难、抱怨、不满,在村老的安排下,都能安分守己的工作。
      或许是村老、里长有威信,或许是潘家家丁的威严,更或许是这份工作的高报酬,大家都是高兴而来,快乐而回。
      但有一人整天皱着眉头,那就是叶成昌,每天看着白花花的银子在流淌,心里有些烦闷。
      因为这些钱都是别人的,他靠抵押脸面,从潘家一次性借了六千两,现在已经去了接近四千两了,眼看就要到头,难不成又要翻大明律?
      下午,随着收工的梆子声响起,所有人陆陆续续的走向水坝,排队领取今年的最后一份工钱。
      今天的不只是有工钱,还有工地东主,送他们的两份小礼品,一包食盐、一幅春联。
      “毕哥,这东家给的盐不错,比我从担郎手里买的细,估计得要二十来文一斤吧?”
      “笨蛋,盐能值几钱?这春联才是好东西了,每年去老歪家请他写春联,拿了润笔还瞧不起我,哼,今年老子不用看他眼色了。”
      “哈哈,还是毕哥说的对。唉,毕哥我明天准备上趟镇上,扯点松江布给我媳妇孩子,新年填身新衣裳,你去不?”
      “嗯,行啊,知道疼媳妇了?明天同去。”
      ————————————
      “岛上”的五位“大侠”,将“河流儿”托付给王茂路家媳妇后,回工地开始收拾,准备踏上了回城的归途。
      “阿雁,铺盖卷带好,汉府街的房子里好像没有。”
      “知道了,已经捆上了,马上就丢车上。”
      书铺已经没有他们的宿舍了,今年过年除了马广,其他四人得去汉府街的房子。
      “叶斤,平平淡淡生活怎么样?”
      “多好啊,不用打打杀杀,还不用看城里那些喇虎的嘴脸。看着工地上村民的傻笑,这才叫过日子嘛。”
      “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总有人不这么想。不说了,回家过年!”
      ps:道袍我解释过么?在明代就是正常衣服,不是道士穿着长袍。
      明朝的盐价总体说不贵,网友们说便宜的时候一斤不到2文。
      总体归总体,实际不少地方应该还是贵的,因为流通问题,看看民国就知道了,背块盐坨子,饿了刮几两跟别人换吃的,这种记录不在少数。
      我查到的万历初期,南京盐价约合10厘银子一斤。

第59章 补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