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祭河神、赛龙舟[1/2页]
农家傻女要逆袭
露生凉
她瞧瞧那案板上的馄饨,快要无处安放了,便回到自己的摊位前。
将先头已煮沸的一锅子茶水端下,放进草编的饭捂子中,然后重新座上一锅水。
这时有几个带刀官差过来,站在离她们不远处。
元月瞥了她们一眼,继续添柴烧火。
祝娘子抖抖索索的过来,小声嘀咕道:“天呀!看见了吗?他们都带着刀呢!”
“嗯!他们应当是来维持秩序的,或者是保护节度使安危的。放心!我们规规矩矩做事,不怕的。”
祝娘子犹疑的撇了一眼那几个带刀官差,又回到自己的位置前。
不大会,登娘一头汗跑了回来:“阿娘,来了好多穿绿袍的大官。还有穿红袍和紫袍的。”
“哦!”
祝娘子应了一声,刚想同她说些什么?
“我去告诉二郎。”
登娘就又跑开了。
辛二郎放心不下自家院里的黄瓜,并没有到溪边来看热闹。
虽然元月跟他说过,除了刁家这个祸害后,以后敞着屋门睡觉都不用担心丢东西,但他还是不放心。
尤其是元月说过,一根黄瓜少说要也卖五文钱之后,他更是比元月还要宝贝那一畦黄瓜,恨不得夜间都要睡在黄瓜架下。
而眼下,阿姐去了村口,家中除了他再无别人。
如果他也去溪边,万一……
所以,任那村外锣鼓如何热闹暄天,他也克制着,坐在家自院中,守着一地黄瓜。
偏偏小登娘在溪边每每看见什么特别稀奇热闹之事,定要跑回去告诉他。
“哎呀!我看见避水兽了,是一条长着人脑袋的小鱼。”
登娘两只小手一比划。
“这么大。哦不对!是这么大。”
她的两只胳膊直接张开来。
“一男一女,是一对哦!但是他们说是一公一母,一雌一雄?”
不大会的功夫,她又跑过来。
“哎呀!龙舟赛开始了。上溪村还派了一个娘子队呢!她们打扮的花花绿绿的,可漂亮了。”
……
她的本意,也不过是想同他分享那些奇闻趣事而已。
然而,却勾得辛二郎心痒难耐、坐立难安,直到终于坐不住了。
他心中暗道:我就去看一眼。一眼,很快的。
再说,刁四郎已经住到了村外,他也不知道我家有黄瓜啊!
于是,辛二郎悄悄的来到村外,张望了一回。
嗬!
真热闹啊!比城里庙会还要热闹呢!
看着那些身着华服的达官贵人、仕女贵妇,游走其间——
这,还是从前那个只有草木和水,乡里乡气的长溪吗?这不就是扬州城里的小秦淮河吗?
他痴迷而又贪婪的看了一回,很快就返回到家中。
还好,黄瓜仍在,家中也无异样。
而元月这边,祝娘子听着远处的动静道:“祭河神仪式结束了吗?下面开始赛龙舟了吗?”
她的话音未落,果然有衙役一边鸣锣一边喊着过来:“龙舟大赛即将开始!各队准备登船上场。”
“那江心镜的赛事呢?”与赛龙舟比,元月则更关心江心镜。
祝娘子摇头:“没听说!好像没有这事。”
果然传言就是传言。
当初告示上就没有。
元月心中涌起失落。
那个有着祖传制镜技艺的老工匠一定失望了吧?空有一身技艺,却无处施展。
下次再见着卢判官——
哦不对!
应该是卢长史。
嗯!见着他时,一定向他建议,看能否恢复江心镜这一赛事?
哪怕由官府牵头,民间自发组织也好啊!
制了一辈子的镜,如果得不到官方的认可、褒奖,心中定是会有遗憾的。
元月很想给那位老翁一个弥补遗憾的机会。
她正思量着,耳边忽得响起一道粗亮的嗓音:“你这黄瓜怎么卖?”
咦!生意上门了?
呀!总算开张了。
元月一抬头,见正是那几个带刀官差中的一个。
元月忙微笑服务:“五文一个。”
“抢钱嘞!难道是金瓜,比一碗汤饼还要贵?”
“这种节气,黄瓜娇贵,能种出来着实不易。每日暮时晨起,都要为它们遮寒取暖。说来说去,赚得也都是辛苦钱。”
元月继续微笑,不急不恼。
那官差虽虎着一张脸,还是丢下五文钱,拿了根黄瓜走。
真没想到,第一笔生意做得就如此顺当。
元月顺手将钱揣进兜里。
这么早就开张,引来一拨人艳羡的目光。
这时节,街面上卖鲜果的本就少于卖干果的。
更何况鲜果的种类也着实乏善可陈,不过是些柑橘枣、莲藕水菱之类的。
黄瓜,那可当真是稀罕之物。
他们看着那铺了白麻布的案板上,堆放着还沾露带水、顶上带花的黄瓜,眼神中除了妒忌也有惊叹。第22章 祭河神、赛龙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