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忽得福至心灵:原主从前一定是某个高门大户家的婢子!而且还是那一等奴婢,不是自小照顾公子就是服待在小娘子身边的。
所以,她才会懂得那么多。
既见识过阔大豪气的花园华屋,也懂那些古琴曲,能闻弦歌而知雅意。
那么——
她又如何从一个奴婢成为一个僧尼,而且还是丢失了记忆的小尼姑的呢?
回想那些灵光乍现的点滴记忆,元月大致推断出:原主,京城长安人氏,生来为某官宦贵族之家婢女,父母则不详。
总结完毕,元月对着虚空默默祷告了一番。
既然你至今还不肯投胎转世,既然我占据了你这具身体,那么一定一定为你寻出真相,找到家人的。
所以,你且先放心的歇息,容我养足精神后,好去查明真相哈!
果然,之后她便酣然入了梦。
*
翌日,元月采了一筐茄子和十来根黄瓜,送至西湖歌院后厨。
她一见到胖厨子,便道:“胖大师!你们后院又进新人了吗?我昨日听那琴声好听极了,从前可从未听过。”
“年年都有新人进,年年都有新曲出,你没听过不也正常?”胖厨子不悦道,“你一个乡下穷小子不脚踏实地的做好你的本份,管它新人,还是曲子的?”
同时,胖手一挥:“送了菜赶紧走。这里可不是你该待得地方?”
“诶!”元月卸完货,唯唯喏喏的退了出去。
到了回廊上,元月担心再次撞见那妈妈,扯扯衣领遮住了半张脸,又四顾无人后,才悄摸着拐至前面,找那帐房结了帐。
然后,又悄摸着往回走,却不曾想在拐弯时,差点与人撞了个满怀。
元月以为又是那位妈妈,头也不抬得,立即窜了出去。
一个修长身量、清质清华的男子,皱眉打量了一眼那个鲁莽至极的少年,摇摇头继续迤逦而行。
一气跑出西湖歌院,又跑出一段路后,元月这才掩着卟卟乱跳的胸口,暗道:谢天谢地,没有又被她缠上。
然后,抬手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缓缓汇入车水马龙的人潮之中。
此时,她方才察觉肩头处隐隐作痛着。
奇了?
那位大娘虽不是体态肥胖臃肿,但也丰腴窈窕,并非一把骨头之人。怎会撞一下,就能硌得人骨头疼呢?
再一细想,似乎哪里不对?
那人个头应该超出自己大半个脑袋,且身上的气味——并非甜腻的脂粉味,而是一种极淡极淡,淡到若有若无的清洌气息。
像是白雪覆盖之下,红梅初绽时吐出的一段香。
既有梅花高洁的清香,也有冰雪凌厉的味道。
那人一早去赏梅了,还是只从梅花树下经过?
梅花开了呀!
混沌的记忆中,仿佛哪里也有一处梅园?
梅花盛开时,如红云一般托起一角亭台楼阁。
美得如诗如画。
也许是自己前世去哪个景点见过,也许是原主之前的记忆?
元月一路思量着,一路往大业坊,去同辛二郎汇合。
*
当她穿过甘露坊的街道时,脚下一不小心踢着一件物什。
低头一看,竟是一只嘀溜溜转着的破碗。
因着她这一脚,那碗旋转着滚出几丈远。
而破碗的主人,一个看不出本来面目的小乞丐惊愕的看着她,目中隐隐透着乞怜之色。
元月心慌了。
她慌忙弯腰追了过去,拾起那只碗,递给了小乞丐。
小乞丐接过破碗,嘴巴微动,却什么也没有说。
元月想了想,掏出刚刚卖菜得来的二十文钱,尽数放进他的碗里。
小乞丐的眼睛顿时亮了亮,连声说“谢谢”。
元月叹息道:“我有一个阿弟和你一般大呢!”
说罢,笑笑。
倘若哪天自己也出了意外?二郎会不会跟他一样,流落街头,沿街乞讨呢?
大约会是这样吧!
长生也好,辛老丈也罢,想必是回不来了。
元月,折身准备穿过甘露坊,却在迈步时,感觉身后有双眼睛正盯着自己。
她侧转身,看了过去。
正好瞧见一人也在转身,且背向着她。
那背影——
似曾相识!
长生?
元月心中一惊。
虽然这人衣着华丽名贵,且颇有气势;虽然他整个人的身形都比长生大了一号,但真得像极了长生。
元月情不自禁的跟在了那人身后。
她既希望他能回头,又怕他回头。
万一同上次一样,只是一个相似的背影呢!
元月就这样一直痴痴憨憨的跟着那人,直到那人快步走进附近的锦衣坊,再也没有出来。
她这才恋恋不舍的走开。
那人怎会是长生呢?
长生从不去这么高档的店铺,也不会穿那
第45章 景裕,别来无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