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迂腐的古人不是提倡,君子远疱厨的吗?
怎么,难道卢长史不奉行仁术,双手也要沾上有血气的东西了?
……
“你吃咸,还是吃淡?”
正当元月天马行空的东想西想时,灶上之人忽然问。
“哦!淡些好。”元月忙道。
说罢,心道:喝茶放盐,煮饭放盐,这一天下来,要摄入多少盐啊!盐吃多了,可是要高血压的哦!
不过,这话自己能说出来吗?
古人有高血压这个概念吗?
卢景裕闻言却是笑笑,继续利落的收拾那块野猪肉。
元月觉得这个画面,非常的家常,非常的温馨,像——
嚓!
她果断的回避了某个念头。
非礼勿思!
一块风干了的野猪肉,用热水泡了,洗净切块,放在锅里大火煮开后,卢景裕温和的叮嘱元月道:“抽点柴下去,火候不用太大。”
元月依言照做,小火炖着锅里的肉。
张公子家的食材的确乏善可陈,卢景裕转身又在灶间寻觅了一番。四处搜罗了一下,才好不容易寻出一捧干菇来。
当即也用热水泡开,一朵一朵的洗净,放入汤锅里,与肉同炖。
做完,他拍拍手道:“你带来的《东游记》呢?”
“啊?”
“趁着无事,正好可以翻阅。”。
“饭做好了?”元月诧异道。
卢景裕神色坦然道:“火不要停。”
啊?这饭做得也太简单了吧!早知道自己掌灶的了。
元月郁闷的拿了本《东游记》给卢景裕,然后眼睁睁的看着他,坐在厨房门口的廊下,逍遥自在的看书品茶去了。
好在不多时,肉香味便从汤锅里溢了出来,弥漫了整个灶间。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元月暗戳戳的想罢,使劲的抽抽鼻子,打算将这香气全部吸到自己肚腹里去。
我吸,我吸,就是不带你吸,嘿嘿!
恰巧这时,外出采野菜的两个也闻着香气赶了回来。
“景裕,看。”何溯一进院门,便向下廊下的人扬了扬手中的大家伙,兴匆匆的道。
元月闻言,也走至灶屋门口。
只见何溯手里拿了一支有手臂粗的一截树根。
“咦?葛根!”
“是啊!还是吱吱带我们找到的。张公子说这东西能吃,还是好东西呢!”
“是啊!”元月当即想,这么粗壮的一根,能磨出好多粉呢!
“那怎么吃呢?”卢景裕和何溯都没见识过,此时同声发问道。
元月想起前世时,葛根被精明的商人借助高科技,开发出多种多样的吃食来。
什么葛根粉、葛根茶、葛根饼……
可这是古代啊?
于是果断道:“蒸着吃吧!”
这可是最为简单有效的办法了。
张公子笑呵呵的道:“何小娘子好见识,此地人也这样食用葛根呢!他们有得还将这根磨成浆、晒成粉。不过,眼下可是来不及弄成粉了,还是先蒸上一段吃了吧!”
说罢,将手中的竹篮递给卢景裕。
元月探头一看,只见那篮子里大多是竹笋,也有一把荠菜,笑道:“这下中午的饭有了,菜也有了。”
卢景裕不慌不忙的放下手中的书,接了那些食材走进厨房。
看着那又粗又壮的葛根,还有一篮子的竹笋,元月忽然觉得还是烧火来得容易,立即心甘情愿的回到烧火岗位上。
吱吱一进院子,便又蹦蹦跳跳的缠上了元月。
她烧火,它就安静的待在她身边。
何溯笑着责备它:“喜新厌旧的小东西。”
元月心里却是毛毛的,总有一种不太好的感觉。
*
终于开饭了。
闻着肉汤的香气,何溯愉快的走进了厨房。
作为屋主人,张祜虽不打算吃饭,但也到餐桌一旁坐陪。
那饭桌上虽没有精致的菜肴,也没有华贵的餐具,只有一盆肉汤,一盆蒸葛根,但肉汤的鲜香却勾得人馋虫涌动。
作为今日的大厨,卢景裕则热情的帮着众人舀汤、盛肉、盛菜。
元月瞧着那一大盆雪白、暗红、翠绿的肉汤,再次郁闷了。
原来卢长史所谓的擅厨,不过是将所有食材都一锅炖了啊!也不比自己强到哪里去吗?
不过,这时的古人是没有炒菜这个概念的,料理食物的方式不外乎蒸和煮,哪里会像现代人那样,煎炒蒸煮炸等等。
算了,自己之前竟没有想起来。
不过,他这一手刀功还是足以让自己膜拜的。
元月用筷子挟起一起嫩白如纸的笋片感叹道。
何溯喝了一口汤,顿时眯起了眼,啧啧赞叹:“呀!好鲜!嗯!汤白如奶、鲜笋脆甜、兼之荠菜的清香,这汤是我喝过得最鲜美的汤。”
坐一旁的张公子,忍不住
第103章 吱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