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0章 曲江池畔茶酒会[1/2页]

农家傻女要逆袭 露生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上一世没有谈过恋爱,这一世也算是白瞎了。
      唉!算了,青年才俊倒是认识几个,对自己有意的也有两个。
      一个已有妻室;一个立场不坚。
      算了,算了,还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的稳妥。
      阿娘拍了拍她的手,笑道:“哎!从小你就是个省心的。放心,阿娘挑人的眼光还是很准的。”
      元月歪靠在枕上,嘴角牵起一抹浅浅的弧度。
      此事既已说定,何夫人便大张旗鼓的张罗开。
      *
      元月终于可以出门。
      她拉着何溯直奔西市而去。
      街面上果然已有葡萄上市。
      但元月为了考察市场,在西市流连了一整天,直到最后要歇市时,才匆匆买了百十斤葡萄回去。
      另外,还挑了几只造型奇特的陶罐。
      何溯哑然:“这能酿多少酒呢?自家恐怕都不够喝,又惶论去卖。”
      元月笑笑:“好久没酿,一时有些手生。所以先买些回家练练手,再者大量酿造仅靠我一人是不行的,还需雇佣人工、建造酒坊、添加设备。
      嗯!如今家中定是拿不出那么大一笔银钱来作本的。所以,我要以此为饵,拉一些合伙人来。”
      “哦!”何溯挑眉。
      元月笑道:“这批酒熟后,便送于那些潜在的合伙人。他们尝了好,自然愿意入股。”
      “你离京这么久,当初的朋友都断了联系,还能送谁呢?”何溯替她犯愁道。
      元月掩唇胡芦而笑:“阿兄,这就要仰仗你了。好歹,你也是这长安城赫赫有名的‘七侠之一啊!”
      何溯一拍脑袋:“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嗯!这事你就交给我办吧!卖酒不行,但送酒我还是在行的。况且,他们如今都进了京中的府衙,大小都当着差。我去找他们帮忙,那定是错不了的。”
      葡萄拿回去,元月便指挥着自己院中的几人,一同酿葡萄酒。
      那两个小婢子,如今元月也都替她们重取了名。
      长相甜美,圆圆的眼睛像似会说话的那个,元月叫她阿葡。
      至于,另一个性格有些木讷憨憨傻傻的,元月便叫她阿萄。
      嗯!何洄的风格还是要继续发扬光大的。人如其名,名如其人,希望叫着叫着便能弥补她们各自性格中的缺陷。
      古代的葡萄没有农药的污染,所以一粒粒的剪出来后,可以直接用清水洗过晾干。
      再放进石舀里捣碎,放糖,再封缸。
      方法看似简单普通,但元月用得器具是有窍门的。
      阴封葡萄酒的陶罐,是那种上头粗下头细,底尖的红陶土制的陶罐。
      之所以选择它,一是因为陶罐具有很好的透气性,能使酒液与氧气充分接触,加速葡萄酒的熟成。二是因为红陶土能够吸附杂质、增加酒的口感纯度。
      至于尖底则是有助于葡萄酒中的渣滓沉淀。既能减少葡萄籽向酒液中散发苦味,还方便分离酒液。
      当然,也方便在第一次发酵后,将上层的酒液取出密封,再进行第二次发酵。
      元月一边自已操作示范给阿细她们几个看,一边讲解着。
      阿葡说:“小娘子,你将酿酒秘法告诉了我们,不怕传了出去。”
      元月听罢,笑笑:“这世上的秘方还不都是前人摸索实践出来的。只要自己有心,不断的去寻求摸索,会拥有更多的秘技的。
      再说,人尽皆知了也不见得是坏事。
      那样会促进你为了与从不同,不断改进提高自己的技艺的。”
      “哦!”阿葡应了声,便默默的去领悟这话中的大智慧去了。
      元月又道:“如果,将装了葡萄酒的陶罐埋入地下三分之二的话,那样封存出的葡萄酒不仅品质好,还可以提高保存期,至少三四年的时间。”
      “是吗?”阿细叹道,“那么,小娘子以后酿得葡萄酒是不是就可以销往全国了。”
      阿萄却道:“怎么可能呢?小娘子一个女娘哪能做出那么大的生易?”
      阿细看着她,又叹了口气:“阿萄!”
      阿萄摸摸鼻子,可怜兮兮的道:“我又说错话了吗?”
      元月笑笑:“没有哦!你只不过说出了大家心中的疑惑。嗯!算是大实话吧!”
      何夫人在前院听说了此事,心酸道:“听六郎说,七娘之前在扬州时吃过不少苦头,种过菜,做过工……唉!都是我造得孽啊!”
      说罢,忍不住拿帕子拭了拭眼角,又道:“这事也不是什么坏事?你们就别拘着她。
      想必也是之前劳碌惯了,一时闲不住。只要她开心,随她去做吧!”
      葡萄酒酿完,等待酒成的日子里,元月便拉着何溯商量,如何将酒送出去,且还要送得声势浩大?
      其实,在船上时元月便已想过此事。
      她道:“不如七夕乞巧节时,请他们去曲池一聚。嗯!每人都可以

第120章 曲江池畔茶酒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