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4章 宫宴[1/2页]

农家傻女要逆袭 露生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人家那是将铺子交于别人打理,自己并不出头露面的。”何夫人道。
      元月笑笑:“我也只是暂时去七侠庄坐堂,待它上了正轨就不会去了。”
      何夫人以为她听进了劝,心中颇有些欣慰,却不知元月的心事,并不在七侠庄上,而是她的酿酒坊上。
      虽然目前第一步已经迈了出去,但要想保证品质,创造品牌,原材料的品质一定要保证。
      所以,能有一片自给自足的葡萄园迫在眉睫。
      何夫人随即又同她闲聊起相亲之事。
      宥于她出身寒门小户,平常来往走动的少有勋贵之家,所以至今也没挑出中意的人选。
      何夫人自责道:“倘若不是我误信奸人谗言,何至让你蹉跎至今?都是一时阿娘糊涂,害了你呀!
      唉!如果再不说定亲事,恐怕那官媒就要找上门来了。到时胡乱替你匹配了一个,我——”
      说罢,何夫人流下了眼泪。
      “阿娘,休要自责。”元月忙劝解道,“姻缘天注定,是我的逃不了,不是我的强求不来。”
      何夫人拿帕子拭了拭眼角的泪痕道:“你自己心中可有中意之人?如有,阿娘便托了人去说项。没道理必是男求女,即便皇上嫁女,倘若看上了谁,不也会主动上门求亲吗?”
      元月闻言,默然的摇了摇头。
      虽然何夫人为她的婚事忧心如焚、夙夜难眠,但忙于事业的她压根无暇顾及。
      此时此刻,被亲情呵护温暖围绕的感觉,嗯,真好!
      所以——
      何必急着嫁人呢?
      何夫人当她羞于出口,则继续谆谆教诲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每个小娘子都会经历这一关,你看那些比你小的都作了娘亲,还有什么好害羞得呢?”
      “阿娘说得是”,元月终是开了口,“但儿心中却实无中意之人。”
      “唉!你整天不是酿酒,就是卖酒,一时一刻也不得闲。自你回京后,这京里大大小小都已举办了好几场相亲会,你却都没有参加,哪能寻得中意之人?”
      说到这里,何夫人不禁微微提高了语气,尽是埋怨之意。
      “偏偏你们回京时,已是夏日。错过了春闱放榜,不然阿娘也陪着你去那曲江一趟,在那新科进士之中挑选个年貌相当的小郎君。”
      闻言,元月不禁哑然失笑。
      不过,仍是举起手中的团扇掩住了自己脸上的笑意,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阿娘,即便那新科进士中有年轻郎君,也不见得博学多才有真章,八成是得那知贡举照拂,得以榜上有名的。假若不是,那样的人才又怎能轮到我们这样的人家?”
      “我们家怎么了?”何夫人气恼的瞪了她一眼,“你阿耶的司徒之名难道是泥糊的吗?”
      “阿娘,女儿的意思是指还有那公主、郡主、县主、甚至宰臣之女,排着队呢?”
      何夫人重重的叹了口气:“阿洄说得也是。只是难道我们就坐在家中等着官媒上门,胡乱婚配吗?”
      “好歹我们也是司徒之家,那官媒怎敢糊弄欺骗我们?她既上门,定是心中早就筛选过,无论年龄样貌家世都掂量过,能匹配得上的。”
      元月略想了想,认真劝说道。
      “我听阿溯说,你在扬州时深得淮南节度府的长史照拂。那位长史出自范阳卢氏,同样是高门士子,与你甚是般配。”
      扬州?景裕?
      那些元月刻意去忘记,不愿提、不愿想的人竟毫无防备的撞进耳朵里,撞进心底。
      她的五脏六腑情不自禁的抽搐了一下。
      “阿娘,儿更愿意在您膝下承欢多日。扬州,山高水长,倘若儿真嫁了过去,三年五载都不得一见,又何谈承欢呢?
      况且,那卢长史虽对我颇多照拂,只是因他心怀仁善,乐于施与援手,并非对儿有意。
      儿又何必做此痴心妄想呢?”
      何夫人不禁又重重的叹了一声:“若等那官媒上门,倒不如拿了财帛主动去托了她们,烦她们务必为你寻个家世年龄样貌都合意的。”
      元月无可奈何挥挥手中团扇,任由阿娘再去张罗折腾。
      自从上次见过朗宁后,她对姻缘之心竟也淡了不少。
      于今,她这一腔热血全部洒在了七侠庄、酿酒坊,真个觉得不嫁,倒是挺好的。
      *
      这日,宫中送来邀帖,请何家女眷参加三日后的宫宴。
      何夫人心中惊讶:自他丈夫去世后,她便好久未收到宫中邀帖了。而此时,又非年又非节的,怎会有宫宴?
      送帖的小太监笑呵呵的道:“此次宫宴是郑太后操办的。她老人家娘家在江南润州,与何夫人的娘家扬州恰巧一江之隔。
      老太后想着同是江南人,所以特地邀请何夫人去宫中聊一聊。”
      小太监临走时,又特别嘱附了一句:“太后娘娘,闻听何家小娘子不仅能酿得佳酿,而且还是不久前才从扬

第124章 宫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