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46章 南京被合围了[2/2页]

抗战之浴血大兵 秋一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家上刺刀,跟老子来个反冲锋——上!”
      “杀……”
      正在向教导三旅和宪兵团临时阵地冲来的日军第十六师团第三十旅团三十三步兵联队的日军,突然被眼前这群赴死的士兵们惊呆了。他们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机枪、冲锋枪的火龙,已一道道向日军扫去,枯草一般的日军被刮倒了一层又一层,剩下的日军已被冲到面前的士兵*得拼起了刺刀……
      日军指挥兴中门作战的第十六师团长陆军中将中岛今朝吾从望远镜里看到三十三联队的日军不断地被砍倒、刺死,他放下望远镜对身边的第三十旅团长佐佐木到一少将道:“命令你的第三十八步兵联队也参加白刃战!”“是!”
      中岛今朝吾又拿起望远镜:“这才是真正值得尊重的对手!从上海开始,我就对这些戴德式钢盔的支.那军人有一种敬畏感,这种感觉是我从未有过的。”他放下望远镜,看着身边的军官们道,“一群无畏的士兵却被几个无能的懦夫指挥,这就是我们不停取得胜利却又损失惨重的原因所在——知道这支部队的番号吗?”
      “师团长阁下!”已穿着大佐军服的浅野正二答道,“这群残兵是支.那zy军官学校教导总队第三旅马威龙的部下。据我们掌握的情报可以确定,还有南京市长兼宪兵司令肖山令在我们的对面。”
      “师团长,”旁边拿着望远镜的日军第十六师团参谋长中泽三夫大佐忽然向中岛今朝吾道,“步兵第三十八联队进行白刃战士兵的刺杀技术,似乎比不上支.那军。”
      “什么?”中岛今朝吾忙用望远镜向阵地上看了一会儿,“混蛋!把三十八联队长板井太郎叫来!”
      一个大佐跑到中岛今朝吾的面前。
      “为什么你的联队拼刺如此之差?你是怎样训练士兵的?”中岛今朝吾斥道。
      “报告师团长,”板井太郎大声道,“我的联队只有不到一个大队的士兵是老兵,其余的全是未经战阵的新兵!”
      “原来是这样?”中岛今朝吾点了点头道,“没有见过血的刺刀是无法令敌人胆寒的。打下南京以后,让新兵们用支.那人练习刺杀——把部队先撤下来,用机枪和迫击炮消灭他们!”
      “鬼子被打退了!”半个身子被血染红了的马威龙拎着大刀兴奋得跑到肖山令的面前。肖山令看了看马威龙和剩下的几十个士兵:“马旅长,我命令你率受伤和没有武器的弟兄们马上过江,宪兵团掩护。”
      “不行,我陪肖司令干到底!”
      “走吧,”肖山令淡淡地一笑,“唐司令派的一艘汽艇已经到了……”
      突然,“轰!轰!轰!”随着不远处一连串的巨响,又有几枚迫击炮弹尖啸着向临时阵地飞来……
      “快走!”肖山令抄起一支冲锋枪,“执行命令!”
      马威龙大吼道:“来人!把肖司令拖上船!”
      “你敢!”肖山令喝道。
      “过了江你再杀我!”马威龙与士兵们一起拖拽着肖山令向江边退去,炮弹不停地在他们身后爆炸。当马威龙等人冲到汽艇边的时候,身边只剩下四五十人了,“上船!”马威龙大叫道,众人拉着肖山令上了汽艇。但汽艇太小了,只有二十几个人上了船。肖山令见状,又从汽艇上跳到齐膝深的江水中,大声命令道:“剩下的弟兄跟我掩护!”已上船的宪兵们又纷纷跳了下来。“开船!”肖山令从身边一个宪兵手里夺过冲锋枪指着汽艇大声喝道,“不然我就开枪了!”
      “肖司令!”马威龙正要跳下来,肖山令一梭子弹打在水面上……
      汽艇终于开动了,哭着的马威龙等人齐齐地向站在江水中的肖山令和他的宪兵们举起了右手……
      “不许打伤那个军官,捉活的!”板井太郎放下望远镜快活地大叫着向中岛今朝吾跑去……
      “混蛋!一点军官的样子也没有!”中岛今朝吾斥骂道。
      “是!”板井太郎按捺不住兴奋地报告道,“我们在江边围住了一个少将!”
      “少将?好!”中岛今朝吾也忍不住快活地哈哈大笑,“这一定就是肖山令了——南京市长、宪兵司令!好!好!很好!”
      肖山令身边的宪兵不断地倒在江水中,他仍站在齐膝深的水里,不停地向狂叫着围上来的日军扫射着——“咔!”终于,子弹打光了,肖山令扔掉冲锋枪,拔出腰间的手枪,继续向日军射击……
      身边最后一个宪兵倒下了,肖山令的手枪里也只剩下了一发子弹,他回头看了看江面上已远去的汽艇和江中正随波挣扎的平民和士兵们……
      “肖司令,”躲在一群日军背后的浅野正二喊道,“我们很钦佩将军的气概。但事已至此,你已尽了你应尽的职责,无意义的抵抗或者拒降都是愚蠢和不明智的!”
      肖山令轻蔑地看了一眼慢慢靠近的日军,转脸向着已一片火光的南京城淡淡地一笑,他突然举枪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砰!”……
      日军们都停住了脚步,惊骇地看着肖山令仍然笔直地站在江水中,一动不动地看着战火中的南京城……
      李卫华一行人的三只芦苇筏在寒冷的江水中歪歪倒倒地向北岸漂走着,不时有冻死、淹死、打死了的士兵、平民的尸体和杂物漂过筏边,他们默默地看着这不得不面对的一切。
      “……救命……”一根木头带着一个年轻人向筏子漂来。大家七手八脚的将他拽上筏子——“谢谢!谢谢各位长官救命。”那青年已冻得面无人色。
      “你小子命大,在江里泡到现在还没冻死。”虎三彪道。
      “我是刚从木筏上掉水里的。”
      原来,那青年叫郑德成,是祖籍安徽的东北流亡学生,刚到南京板桥中学上学不久。前些天听说学校要迁到芜湖,他连忙赶到江北的大堂兄家告别。只住了两夜,等回到板桥镇一看,学校已连夜随火车迁走了。想再回到江北,唐生智的封江令却已下达。在江边一直转到今天,才有几个用木板、木头扎木排的老百姓,勉强愿意捎他过江,哪知刚到江心,木筏便散了架……
      李卫华看了看郑德成,把挎包里的毛巾扔给他,又回过头去——灰蒙蒙的天空下,南岸的人还在纷纷拥向长江……
      终于,芦苇筏靠岸了。正当大家踉跄着爬上泥泞的北岸时,在炮弹和机枪的爆炸、扫射声中,日本海军第十一战队的军舰已突破乌龙山要塞,正进入下关江面——
      南京被彻底合围了!
      宪兵团增援光华门的排长项孝裕,因在兴中门外负伤后被抬上了接肖山令的汽艇才得以生还。在多年以后他仍对李卫华和易楠留有印象。他在回忆录中对增援光华门的经过这样写道:“……宪兵司令部得到教导总队二团的增援请求后,肖山令司令紧急命令正驻防清凉山的我宪兵教导二团火速派兵增援光华门……刚到达光华门,就见一未戴领章的军官正独自一人蹲在城墙下吃饭。一听说我们是来增援的,马上高兴地丢掉饭碗口称欢迎,并立即带我们到城墙上,要指定一块阵地交给我们。但我不同意接受阵地,因为我认为情况不明,阵地不能动……刚到光华门不久,我就注意到了一个戴着眼镜、外表挺斯文的军官。好像只有他是一直在城墙上来回不停巡查的军官,看起来像是团副……”

第546章 南京被合围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