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是一座有两千余年悠久文化历史的古城,早在春秋时期,就是楚国雄踞南方的战略要地之一。汉朝的刘邦立国之后,于公元前206年改临江为长沙,并设立汉朝的属国——长沙国,自此之后,长沙开始筑建城墙,并逐渐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到长沙者,不能不去登天心阁。雄踞长沙城南古城墙垣之上的天心阁,自古享有“潇湘古阁、秦汉名城”的美誉。清代大学者黄兆梅一首“四面云山皆入眼,万家烟火总关心”已成为千古绝唱,而毛就读湖南第一师范时与同学蔡和森畅游天心阁所吟的“水陆洲,洲系舟,舟动洲不动;天心阁,阁栖鸽,鸽飞阁不飞”绝妙佳联至今仍被广为传颂。
就在李卫东在万家岭英勇杀敌时,一场人为的大火,降落到长沙这座有名的历史文化古城,让本已饱受战火的华夏古国再添一道疼痛无比的伤口。
1938年10月下旬,日军攻占岳阳,兵*长沙,蒋光头匆匆逃向南岳,就在途中,他宣布了“焦土抗战”的命令,电令长沙城内的湖南省zx张治中,“长沙如失陷,务将全城焚毁……违者严惩!”
张治中接电后,立即召集紧急会议,商定由警备司令酆悌负责处理,警察局长文重孚协助,保安团长徐昆为纵火总指挥,决定在临撤退前,先放警报,让居民逃离,然后以全城最高处天心阁纵火为号,大家看火号行动。消息传出,整个长沙城人心惶惶,风声鹤唳。
12日夜间,南城突然有一处起火,于是各处跟着一起点着了火,数不清的火柱霎时冲霄而起,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直到14日熄灭,全城基本被焚毁,烧毁房屋五万余间,烧死居民两万余人,30多万人无家可归,财产损失无数。16日上午,蒋光头回到长沙。为了平息国人的愤怒,他撤销了张治中湖南省zx的职务,将直接责任者酆悌、徐昆、文重孚三人逮捕处决。
李卫东在南浔前线得到长沙大火的消息时,心情格外沉重。同年11月25日至28日,李卫东出席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听到张治中在会上主动承担责任、作深刻检讨时,他才明了其中的真相。
也就在这次南岳军事会上,蒋光头把抗战全过程设想为两个时期:自“7·7”事变到武汉失守为第一期抗战,此后为第二期抗战。总的战略仍然是持久战。根据新的作战方针,军事委员会重新划分战区和兵力配备。正面分为八个战区,其中,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李卫东,辖区为赣西北、鄂南及湖南,兵力52个步兵师及特种部队、游击部队等。
由于李卫东得协助蒋光头指挥全国的军事,12月初,李卫东晋任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代司令长官职,更让李卫东想不到的是次年1月17日,他接替张治中,兼任湖南省zfzx。
然而,李卫东这次到长沙,再也不见天心阁了。那阁楼已随那场“文夕大火”灰飞烟灭,化为一片废墟。此时,凭高远眺,只见整个长沙一片焦土瓦砾,让人一阵阵揪心的痛。城毁了,但威胁仍时刻存在。南昌失守,日军下一个打击的目标自然是长沙。问题是华夏军队怎么办?是弃还是守?
蒋光头对能否守住长沙一直没信心。俗话说:“湖广熟,天下足。”湖南本是华夏的谷仓,他深知日军为要“以战养战”,攻略长沙只是迟早的问题,但长沙位于平原丘陵地带,在地理上,没有高山峻岭天然之屏障,因此自古便有“四战之地”的称谓。所谓“四战之地”,也就是四面受敌的意思。
当日军动作频频之时,蒋光头曾于1939年4月15日致电李卫东:“如敌进取长沙之动态已经暴露,则我军与其在长沙前方作强硬之抵抗,则不如作先放弃长沙,待敌初入长沙立足未定之时,即起而予其致命打击之反攻。”
李卫东对“弃守长沙”不以为然,南昌已丢了,再丢长沙,还要华夏军人何用?何况他还身兼湖南省zx,当他从南浔赶到长沙来上任时,摆在他眼前的这座省会名城已是形同废墟,一片凄凉。刚经历如此大火之劫的长沙城如果再让日本鬼子糟蹋,岂不是雪上加霜?
从理性分析,长沙也不能轻言放弃。武汉会战后,日军前锋直抵岳阳,湖南成为遏制日军、屏障西南大后方的前哨地带;而且湖南向为华夏中南部的鱼米之乡,又是坚持持久抗战仰赖的产粮基地和原料基地,其得失关系巨大。
当然李卫东的任务也重,他的老对手冈村宁次的十一军是日军华夏派遣军中机动性最强的野战部队,其任务就是专门对付华夏军队精锐的。
两强相遇,必有一场恶斗!
李卫东非常熟悉这一带的地形,站在地图边,这里的山山水水就自然浮现在眼前。
日军由武汉南下,必然经湘北。湘北的地形是河流纵横,群山环绕;南高北低,恰如一个畚箕。洞庭湖居中,湘、资、沅、澧四水及浏阳、新墙、汨罗、捞刀河等河流,纵横形成天然屏障。湘北除了水就是山,这里有幕阜山和湘赣交界的九岭山、罗霄山、万祥山,它们一般都在海拔1600至2000米。李卫东觉得,这些复杂的地形是天然的山水防线,大大限制了机械化占优势的日军的行动,使其优势无法发挥,只能与华夏军队面对面作战。
根据南昌会战中日军所显示火力和官兵素质优于我方的情况,李卫东认为,不宜在第一线与敌决战,应实施“后退决战,争取外翼”的战略思想,即利用湘北有利地形修筑数道防御工事,如敌进攻,则利用已设阵地,予敌消耗后,即有计划地向长沙和东面的幕阜山、九岭山转移;待敌进到长沙附近时,我集中大量预备队与敌决战,退到幕阜山、九岭山一带之部队亦同时攻击其侧后,打破日军“攻击第一、包围第一”的战术,化被动为主动。
鉴于南昌会战中,日军大量使用机械化部队和重武器装备,在突破国.军阵地后,即快速向目的地挺进,致使国.军措手不及的沉痛教训,李卫东于4月号召湘赣战地民众“化路为田,运粮上山”。
他说:“在这非常时期,我们需要的是臂膀和腿,公路对我们的需要是稍次的了”;要“办到化路为田,就是古大路也要认真地加以破坏,不要留给敌人利用”;“还有运粮上山,此时大山即是我们的仓库,不论军民,在战区都应该将辎积搬到山上去,那么,纵使地方被敌占去,也只是光路空城”。
湖南百姓是好样的,抗日热情极高。短短数月时间,湘赣数十万军民利用湘北有利的山地和水网地形修筑了大量作战工事,在赣北修筑了很多永久性工事。到8月,湘北的犁田蓄水、化路为田、运粮上山、空壁清野的工作也基本完成,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在那里已寸步难行了。李卫东闻之,不禁拍案叫好,三湘民众对我们如此支持,我们占尽天时、地利、人和,难道不能好好和日本鬼子干一仗,打它个落花流水?
既然要打,就要知己知彼,好好谋划一下,想出个新招来。
在制定作战方案的会议上,情报参谋首先报告最新敌情:
“日军在攻占南昌以后,其国内政局发生了变化。平沼内阁仅执政了七个月就垮台了。阿部信行内阁上台后,利用欧洲战争全面爆发之际,狂称要全力解决华夏事件。为此,阿部信行在南京成立了华夏派遣军司令部,西尾寿造任总司令,坂垣征四郎任总参谋长,由华夏派遣军司令官统一指挥在华日军的行动。西尾寿造和坂垣征四郎新官上任三把火,都想打一个大胜仗向天皇报喜。他们想打的这个大胜仗就是进攻长沙。据了解,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正令其第一○一师团、第一○六师团,在洞庭湖进行登陆演习。”
李卫东点点头,道:“就政治层面分析,敌利用欧洲列强无暇东顾之机,想迅速攻下长沙,以炫耀于世界,并为汉奸汪精卫之逆张目。从敌人动态来看,大约就在9月中旬就会行动。我们现在要分析的是,日军从鄂南、湘北、赣北三路,究竟哪方面是他们的主攻方向?”
参谋处作战科长赵子立见李卫东把目光停在自己身上,定了定神,然后说出自己的分析:“我认为湘北应为主攻方向,其他两路是协攻。理由有两个:一是就敌情论,敌目前主力似集结湘北,攻击重点业已形成,乘势直下长沙甚便,且同时可得海空军之协助;二是就地形论,赣北、鄂南系山岳地带,崇山峻岭,极碍行动,加之道路破坏,补给联络非常困难,而湘北方面,沿粤汉铁路及其以东地区均为起伏地,颇适于大兵团之运动战,且距离较近,可于短期中攻下长沙,完成战果。”
赵子立是陆军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说起话来有板有眼。
李卫东赞许道:“分析得在理。敌将以主力由湖北直趋长沙,于赣北、鄂南施行策应战的公算最大。我们的作战方针,就是诱敌深入于长沙以北地区,将敌主力包围歼灭之。”他顿了一下,又说,“不过,目前,日本人扬言要攻宜昌,其主攻方向未明,另两路也不能掉以轻心。我们不妨制定三套作战方案,但我军主力重点摆在湘北。”
应该说,蒋光头对李卫东还是大方的,在第九战区部署了包括第一、第十五、第十九、第二十、第二十七、第三十等五个集团军及湘鄂赣边区挺进军,共五十二个步兵师和特种部队、游击部队。其兵力之多,居当时各战区之首。由此也可看出蒋光头对该战区的重视程度。
一切部署就绪后,李卫东就等着和冈村宁次进行第三次较量,以雪南昌会战失败之耻。
正当李卫东在紧张准备时,冈村宁次已于8月15日制订出《江南作战指导大纲》。他称此次会战为“赣湘会战”,其作战目的很明确:就是想在汨罗江沿岸、粤汉路两侧的丘陵地带打击华夏第九战区主力,“瓦解敌人的整个部队”。
为了迷惑李卫东,狡猾的冈村宁次分赣西、鄂南、湘北三路向长沙进攻,其主力部署在湘北。
9月14日,冈村宁次开始动手了。这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来的第一次大战役。
就在此前的9月1日,希特勒以“闪电战术”进攻波兰,冈村宁次有样学样,组织了第三、第六、第三十三、第一○一、第一○六约五个师团,加上长沙舰队战艇300余艘、飞机100余架,还有海军陆战队和专施毒气的化学兵等18万多人,也想学习德军收拾波兰一样铺天盖地而来,他还夸下海口:“9月底拿下长沙!”
侵入赣西奉新附近的日军第一○六师团及第一○一师团一部,首先向驻会埠的国.军第六十军第一八四师包抄攻击,同时对第三十二军和第五十八军阵地进行牵制性攻击,拉开第一次长沙会战序幕。
这场会战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在李卫东坚持下开始的。
李卫东将军是湖南省zfzx,也是第九战区司令官。他对于日寇长驱直入地侵占华夏领土的状况早就不满,希望能有机会率领自己的军队对侵略军迎头痛击。但是,作为国民d军队最高统帅的蒋光头先生总是指示李卫东将军不可轻举妄动,不要贸然行事。
为了争取蒋光头的“对日寇迎头痛击”军令,李卫东那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要直接与蒋通话,表达自己坚决抗敌,死而后已的决心。蒋光头开始还耐心地与李卫东通话,劝他“稍安毋躁,静待时机”,后来看到说服不了李卫东,就干脆不接他的电话了。
一心想抗击日寇的李卫东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没有办法,只好直接打电话去找蒋夫人蒋夫人了。他对蒋夫人说:“请转告委员长,敌人再敢向我长沙*近一步,我就要立即开打了!”
此话经蒋夫人转告蒋光头后,蒋又急得连续向李卫东打电话,但李卫东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接电话了,只让参谋人员回话说:“李长官上前沿阵地了,不知道何时能回来。”
第587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