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惊讶的看着白云。
白云苦笑的说道:“那日,秦叔来我家,与我父亲说起革新之事。恰巧我逃学被我妈给抓回来,父亲就罚我跪在他们身边,听着他们说变法革新。不知怎么的就说到我,我当时跪的人都麻了。一说我,我就顶嘴,从读书说到朝廷,从识字到政治体制,挨个批了一遍。”
见白云毫不避讳,把自己当时的丑态,一一说出来,众人听的一片欢乐。
对此,白云也不在意。
之所以说出,也不是他不知羞耻,而是他父亲的叮嘱。
当日他那一通装逼,在把两人震惊之后,随后就在他父亲拷问下露了底。比如拼音字母,他父亲问了几个生僻字。说到政治体制,那更简单,直接问政务运转。
几个问题下来,他一个都答不上来。随后就是一通质问,加上要白云说出佐证理论,白云心理素质又不过关,三两下就承认这些是他听来的。
在知道说这些的人已经死了,确定这个后,两人也是头疼。但还是费尽心力,把白云提出的都整理出来,并补上理论和依据。两人也知道,这些一提出来,必然是腥风血雨。可思及这确实有利于世界革新,就还是咬牙推行。
之后如何做,白云就不知道了。但他父亲当时就告诉他,这话出自他口,是瞒不住人的,即使只有两人知道是白云说的。
在之后,他的父亲告诉他,如果有一天他文或武有所成就,又有人问他,那就按着这个说出来。
几人嘻嘻哈哈一阵闹腾,话题不知不觉中就到了遇到恶人杀不杀。
在白云问出这个问题的瞬间,几人互相看看,谁都没有立即说话。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大家早有定论,那就是不能杀。不过虽有定论,但不一定能做到。毕竟谁又能做到时时理性,若是看到惨事恶徒,恐怕也会一时冲动杀了对方。
青石他们没有说话,而是看向闻道客、木乔之、吴起江三人,这三人是他们给白云推荐的同伴,所以当然会给三人的表现机会。
这一次木乔之先说道:“不能杀,不是心慈手软,而是不让自己后悔莫及。杀人固然一时痛快,但其实需面临几点:一是主观臆断对方是善是恶,这样就容易造成误杀,也容易引他人误会。比如看到一凶神恶煞脸色狰狞的大汉,正在毒打一美貌少妇,大汉身上有血,少妇脸色惊惶满口求饶,周边尽是尸体,还有幼童婴儿。咋一看,立马就判断出大汉是凶徒,但实际呢,为什么不能是少妇是凶手,大汉是侠义心肠,或者大汉是这群死者的亲人。这种情况其实很多,主观臆断并不能作为真凭实据,要
232.杀与不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