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思想,就是在不断追求这种思想境界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的诗、词、歌、赋等文体,每一次的升华与转变都有它形成的历史背景,都与创造和传播它的人民群众离不开的。所谓的文明存在于社会之中,知识存在于文学里面,就是这个道理。”
沈心鸣的几句开场白说得非常流利,与他进教室时候的自我介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现在的滔滔不绝,倒让学生们大出意外。像沈心鸣这种只知学术的人,也只有在走近学术之中才能发挥他的强项。
朴圣姬与同学一样,自从听了沈心鸣的这些话,也彻底地折服了。她的油然而生一种说不出的敬意。
沈心鸣接着说道:“中国的先哲们,是总结和发扬这些民间知识的重要代表人物,像孔子,屈原、陶渊明、朱熹、程灏等等,他们每一位都是那个时代的文学泰斗,他们著书立说,完成了学术的概括总结,并且传经布道,营造了学习的环境,教授出很多知名的学生,如此繁衍下来,才有了今天我们文学的蓬勃发展。他们付出了不可估量的代价,是值得我们今天在座的每一个人学习的。虽然你们大多是来自世界的五湖四海,但是追求知识的情怀还是值得我尊敬的。由于特殊的原因,你们的知识不一定很广泛,接受起来不一定很容易,但是只要我们付出了时间和劳动,我想就会有成果的。你们今天的行动,正如五千年以前的春秋列国一般,那时候的社会与现在一样,只不过那是中国这么大的地方,而现在是世界、是地球这么大。也是很多人为了学习,学习先进的文明和道理,义无反顾的走出去了,周游列国,到别处寻找老师,学习知识,学习真理。例如,我们的孔子老师就是这方面圣人,他的学生遍布天南海北,兴旺之时多则三千之众,即使是他周游列国的时候,一直跟从他的学生也有七十二人,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七十二贤人,他们都学到了真理,各有专长,建立各自的学说,影响深远。孔子在他传播思想的重要主题就是前面我们所说的‘天人合一,和谐共处,他的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很难实现,但是现在我们世界的所有人等还是在努力追求这种思想,这就说明了我们的社会需要沟通,需要交流,需要和平。”
沈心鸣说完这些,转身在黑板上写下《诗经》两个大字。
在他转身的时候,下边的同学们相互间开始蠢蠢欲动、窃窃私语,共同的声音是:这个老师讲学另辟蹊径,很特别,很能讲到要害之处,引导学生的兴趣。
沈心鸣继续说道:“大家都知道《诗经》!不知道吗?哦!知道,很好!呵呵,那我们就说说这个话题。《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集大成者,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它的文字主要是来自与人民中间,是一个文学瑰宝,我们今天吟诵好多《诗经》名篇非常经典,还是很为古人的文采骄傲、惊叹,为后人推崇备至。《诗经》分成风、雅、颂三个部分,我给大家念它里边的一篇文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念完这篇文章,沈心鸣沉吟片刻,好像还在回味诗歌的美妙。同学们的情绪也被他感染,仔细聆听,深深陶醉。
沈心鸣叹口气,说道:“这样的文章,我们现在很难写出来。”轻笑一下,接着说道:“这是一首爱情恋歌,描写了一位痴情小伙子对心上人朝思暮想的执着追求。大家看这篇文字用词多么地准确生动,描写的感情多么的真挚,描写的动作多么的细腻,这都是这篇文章的精华所在,魅力所在,这正是文章千百年来传诵的原因。”
就这样沈心鸣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绘声绘色地将讲述着,课堂上的学生们现在已经与老师的思维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十分的入迷,都是鸦雀无声,不想打破这个和谐的场景。
朴圣姬也与大家一样被文字感动着,她想这样的好文字才是她最崇拜的,才是她愿意倾心一读的。她也正被沈心鸣的才华和气质折服,他说的话那样的大气、那样的合理,把社会与文学结合的关键说得多么得明白、透彻。
沈心鸣接着说道:“在诗经之后,又有影响中国文学的是《楚辞》,这些文字因为记述的是春秋战国时候的楚国的山水景物,所以就叫这个名字了。楚辞也是中国诗歌的一个渊源,体制上多长短句,章法多变,文风朴实。创作上多夸张想象,将山水人物鬼神融会贯通,构成浪漫主义画卷。在这本书里当以屈原的《离骚》最为出名。我给大家朗诵一段屈原的《离骚》的文字。”说完,沈心鸣就念道:“余既兹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度蘅与方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揽木根以结义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念完以后,沈心鸣说道:“大家听这句诗写的多好啊!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揽木根以结义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这些文字读起来多么有韵味儿,我们应该能够从中体会出来当时的心境。”
沈心鸣接着说道:“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有政治抱负的文学着,因为他的思想不能得到实现,所以一生都很忧郁,但是他的性格是刚正不阿的,坚持正义、追求真理、不避艰难、不怕o害、热爱乡土和人民的人物形象。起初他颇受楚怀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张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在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o害,并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二百七十八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对国家即将不复存在,自己的前途感到绝望,非常的悲伤不梳不洗不吃,昏昏沉沉的走了几天,来到了汩罗江畔,见自己白发斑斑,报国无望,遂投汨罗江自杀而亡,时日五月五日。他死后人们为了悼念他,就在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用黄米马连苇子叶包成粽子,一种三棱体的东西,抛入江中,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今天,由此可见他的社会影响有多大。”
沈心鸣停顿一下,说道:“再有他写的《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一百七十二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这些作品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字,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情况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沈心鸣说道:“在这之后就又有汉朝的《乐府诗集》是比较好的诗歌,代表作有《孔雀东南飞》《敕勒歌》《木兰诗》等。这些都是很不错的文字。”
说道这里,沈心鸣说道:“我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大家都知道,任何一篇文字的内容都不是空穴来风,都是有血有肉的,都是与现实有联系的。我说的这个就是这个道理。我先给大家读一篇文字,名字叫做《木兰诗》,大家听好: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沈心鸣念完以后,沉吟良久,好似在回味着文章的韵味,许久才缓缓的说道:“这一篇诗文写的是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当时是木兰的父亲年纪大了,不能再出去征战了,怎么办?文章开头就描写了木兰的所思所想,一直到她在前线立功回来,最后她不愿做官,只求回乡的朴实无华的表述。回家后就是的战友来见她时候,见到她乃是一个女孩儿,都是惊讶不已,整个文章达到了一个境界,就好像是谜底揭开了,发现了宝藏一样幸福欣慰。最后的结局是最具哲理性的,用两只雌雄双兔的细节动作,形象地说明了这个故事的全部,这又是写法上的一个突破。总之这就是一篇好的文字,是很伟大的、很有教育意义的文字。”
这时候,下课的铃声响起来了。沈心鸣的话显然还没有结束,他向窗外看了看,又看看讲义,笑了笑,马上说道:“同学们,下课!”说完,拿着书本走下讲台,走出教室。朴圣姬望着那个远去的背影,不由得肃然起敬,看出这个背影走得那样的坚定,完全不是一个小时前走上讲台时候的那个手足无措的小老师了。
沈心鸣的第一次课就这样结束了,虽然他的表演不算是尽善尽美,但是他用他的知识和方法找回了自我,完成一个由学生到老师的蜕变。其实,人都是在每一次的蜕变变得完美的。就像蝴蝶一样,谁能想象得出来,她的美丽是从丑陋的毛毛虫蜕变而来的呢。在沈心鸣回到教研室的时候,叶老师已经在那里等候了。看见老师在这里,表情很是喜悦,沈心鸣很是惊诧。忙上前向老师问好。
叶老师见到沈心鸣,开门见山地说道:“心鸣啊!我今天到你的课堂外面听到你的讲课了,你讲得很投入么。”然后对同教研室的老师由衷的赞美道:“心鸣的课讲的真的好呢。”
听此一言,沈心鸣心底唰地一凉,莫不是老师看到我的笑话了,他的脸立即红了起来。老师手指着一个座位,示意他坐下说话,继续对沈心鸣说:“你讲得很好啊!讲义写得好,这真没想到,我很为你高兴。”
沈心鸣心落下来了,他知道老师并不知道刚才发生的错误,他暗暗庆幸。但嘴里说道:“谢谢老师的关心,我做的还不是很好,希望老师指点。”
叶老师爽朗的一笑,很高兴地说道:“指点,指点什么,我看就是好么,不必谦虚么,知识是没有止境的,每个人对文章的理解各自不同,讲fa也各自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要做到让你的学生能够听懂你的话,能跟上你的思路,随着你的思维往下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样你就成功了,你的课就会受同学欢迎的。”略加停顿,叶老师接着说道:“好好做,你能把一门比较乏味的课变成一门兴趣浓的课就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我相信你以后做的会更好。”
听到老师的赞许,沈心鸣多少有些尴尬,嘴里只是一个劲的应诺。叶老师终于站起身来说道:“心鸣,晚上你就不必在学校里吃饭了,到家去,你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去了,家里人很想念你的。”说完话老师就走出了教研室,沈心鸣很感激的目送叶老师走远。
沈心鸣知道老师所指的家里人的就是师母,立即答应晚上一定去,师母对自己可是像对待亲生孩子一样热情。的确,自己已经有七八天没有去了,想起来心里就多少有些惭愧,以后一定要经常到家里去看看才对。
下午五点多,学校的事情一完事,就立即回到宿舍,收拾了一下衣服,又拿了点钱,就准备去叶老家里吃晚饭。老师的家离学校很近,在学校的西边,也就是二里路程。
走在学校干净的大路上,沈心鸣的心情很是轻松。看这校园里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的学生,心中油然而生一种羡慕,羡慕他们轻松自在,也生出来一种自信,自信自己能够做个好老师。从学生到老师,自己跨出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步。对今天自己的表现,他还是觉得做的并不是太好,他暗自失笑,当时那紧张的样子一定让别人当作笑柄,还好,那个样子没有让老师看见。
他边走边想,这时候,在他的身后一个人说话:“沈老师,等一下。”沈心鸣听出那个人是在与他讲话,忙停下了脚步。
回头看去,有俩个女孩子走在他的身后,沈心鸣很快就认出来了,这是他班级的俩个女学生,名字还不知道叫什么,忙停住脚问道:“是你们俩个呀!有事么?是去吃饭吗?”沈心鸣看见她们两个人的手里都拿着餐具。
个子稍高的朴圣姬说道:“是啊,老师你也去吃饭么?”
沈心鸣摇摇头,微笑着说道:“不是,不是到学校去吃。”
三个人走在一起,慢慢地向学校的食堂走去,这条路与沈心鸣走的方向一致。这时朴圣姬歉意的说道:“对不起老师,今天的课我没有把讲义做好,我想借你的讲义看看,同学们的讲义都没有记全。”
沈心鸣听了,很疑惑的问道:“是吗?是我讲得太快了吗?还是??”
金咏荷忙不迭的解释道:“没有的,老师,是你讲得太生动了,我们忘记做笔记了。”说这话的时候,她的脸上满是真诚的表情。
沈心鸣听了,笑了,笑得很不自然,说道:“以后,我会注意的,注意让大家都做上笔记,谢谢你们两个的提醒,你们都叫什么名字呀?。”
金咏荷爽快的说道:“我叫金咏荷,她是朴圣姬。”
沈心鸣听了,想了想,很意外的问道:“哦!你们都是韩国人么?”
金咏荷笑着,十分佩服的说道:“是的,老师你猜得真准确。”
沈心鸣笑了笑,很自得的说道:“这很简单的,你们的姓氏都是朝鲜族人的姓氏,而且你们的模样也很像韩国人。我的家乡有很多朝鲜人的,所以知道很多朝鲜人的事情。”
朴圣姬很认真的问道:“老师,你的家乡在哪里?是东北吗?”
沈心鸣也很佩服的说道:“是啊,你猜得也对啊,我是沈阳人。”
朴圣姬很欢喜的说道:“我熟悉东北人说话的口音,那个尾音特别的浓。”
沈心鸣认真的点点头,很幽默的说道:“是的,我们的家乡话很土的,土得都掉渣,但是听着特别得亲切。”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用的就是家乡话,惹得两个女同学都开心的笑了。
马上要到岔道了,该分手了,沈心鸣说道:“你们什么时候用讲义,随时都可以来拿。”
朴圣姬不假思索的说道:“明天!明天还有你的课,我再借用。”
沈心鸣爽快的说道:“好,我明天拿着点。”
几个人人分手以后,沈心鸣在心里想道:朴圣姬,这个名字很特别,人也很好学啊!我还很少见到这么好学习的留学生呢。沈心鸣还想起,在课堂上自己写错名字的时候,只有这个女孩子没有笑,当时他就特别留意上她了。
沈心鸣到学校外面的街市上,给老师买了点补品和水果,他知道老师有糖尿病,就又买了那种很流行的降血糖的银杏茶叶。这种茶他给爷爷买过,很好喝的。
沈心鸣一边想着心事,一边走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叶老师的楼下,恰好碰见叶老师骑着单车回来。沈心鸣忙上前接过老师手里的东西,老师的身体很虚弱,这么近的路,还骑着车子,但是脑门子上依然是汗浸浸的。
进到老师的家里,师母正在厨房里忙活,见有人开门回来,忙迎出来,双手都挂满了面粉,沈心鸣忙给师母问好,师母笑着说:“这么长时间也见不到你来,你们的叶老师可挂念你了。我还对他说呢,你们都是很忙的人,哪能有空闲的。”
叶老师只有一个男孩子,名字叫叶逢春,沈心鸣特别的熟悉,而且关系很好,视如兄弟一般,是一位物理学博士,现在在美国定居了,并且在那里结婚生子了,娶了一个俄罗斯女孩子,大约快要三年没有回来探亲过了。叶老师家里就只有俩个年逾七十的老人了,生活难免单调。自从沈心鸣到来以后,家里又有了年轻的气息。师母对待他是非常的好,视如亲生,这让沈心鸣很感动。
沈心鸣心里很是惭愧,忙不安的说道:“都是我不好,以后我一定常来。”随即把自己买的东西递上前,说道:”我给老师买了银杏茶叶,有降血脂的功效,这个喝着对身体好。”
师母边接过沈心鸣手里的东西,边责怪道:“看看你,还买什么东西,自己人还客气什么,以后可不能这样了,要不我可生气了。”她嘴上这么说,但觉得他对老师这么尊敬,心里很是高兴。
叶老师走出来,边擦脸,边说道:“是啊!小沈,你现在刚刚上班,手里正缺钱呢,以后可不要乱花了。”
沈心鸣感激的笑了,说道:“我给老师买点降血糖的茶叶,老师喝着试试,看管用么,这是我几天前看到的,都说它很管用的。”
叶老师忙拿过来,仔细看着说明,说道:“是吗,那可谢谢你了,我试试看。”
师母已经放下手里的东西,端过了两杯热腾腾的茶水,说道:“你们在这里说话,我去接着包饺子,我给你们包饺子吃,小沈在学校一定吃不到饺子,以后想吃了就到家里来,我给你包。”
沈心鸣高兴的说道:“呵呵,我最愿意吃饺子了,我帮你包!我会擀面皮。”
师母那里正缺个帮手,见他愿意,微笑着说道:“你不歇歇了?那好,你帮我就会快了,我再炒几个菜,你们俩个稍微饮点酒。”
说完,朝着叶老师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沈心鸣看见了,他知道,在家里师母是很少让叶老师喝酒的,因为他有糖尿病。叶老师很喜欢酒,年轻的时候常常饮酒,现在让师母管制了。
叶老师心领神会,笑着说道:“是啊,没办法,这些年让病给管住了,可是,诗人要没有酒喝,哪来的灵感,真是悲哀。”
听罢叶老师的叹息,大家都笑了。
在叶老师家里吃完饭出来,沈心鸣的心情很好,趁着夜色散步返回宿舍。
第一章:悦目传神 一见如故(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