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章 先声仗鬼神(5)[2/2页]

武德 烛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想到这里,杨玄感脸色愈发精彩,兴奋之余更是冲着旁边的将官摆摆手:“王仲伯!宣示诸军,占卜大吉,我军出师必胜!”
      “是。”
      王仲伯领命转了出去,不一会儿就听到外面势若排山倒海的欢呼。在击败叛军,升官发财的念头的刺激之下,一个个刚刚放下锄头、麻包的农夫、民役,释放了压抑已久的疯狂。
      此时,杨玄感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抹微笑,长身而起,嘱咐崔建:“光图,取三贯钱给先生压惊吧。”
      那老头儿自是千恩万谢,不料杨玄感刚刚走出几步,却好像想起什么来,又回身转了回来,指着老头说道:
      “三贯太薄,再送十贯!若大事可成,杨某自有重酬!”
      李密在一旁冷眼旁观着杨玄感的行止,脸上却满是不以为然的神色,心说:“岂不知《象传》有云:‘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谁是大君,谁是小人,怕还未可知。乍闻吉兆便如此兴奋,他还真是一点都没变呢!只是……只是这小人乱邦……如今天下乱象隐现,莫非这卦辞真是上天预兆不成?”
      ――――――
      半刻之后,一身山文重铠的杨玄感现身校场点将台,望着近万兵马排成的大阵,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狂喜,伸手做势压了压底下士兵的喧闹。台下的一干将佐见状,急忙约束各自的部下,可饶是一群校尉、队正上蹿下跳,如雷的喧哗声直过了一柱香的功夫才渐渐低下来。
      “你们知道我是谁吗?”一声狂吼,响彻在众人耳边。在场的兵士将吏也为这句没头没脑的问话怔在当场,许久都没有人接口。冷场半天,一个怯生生的声音飘了出来,“你是杨尚书。”杨玄感闻言大笑,指着说话的少年说道:
      “很好,赏布两匹。”
      一时间,人群中牢骚四起,几乎人人都为自己没有那小子最快而后悔,一看杨玄感伸手,立刻住口不言,竖起耳朵等着第二次开奖。
      “大家都知道我是上柱国、礼部尚书杨玄感,先楚公的不孝子。那么,谁知道为什么你们背井离乡到黎阳来呢?”
      有了先例,大家都知道自己决不能错过机会,立时七嘴八舌地吵吵起来,“为国尽忠”……“纳粮服役,天经地义”……“为尚书大人办事”。
      这个时候,杨玄感不再选人了,声音也提高了许多:
      “我告诉你们,是因为国有昏君。没有昏君东征高句丽,尔等还在家中男耕女织,与父母妻儿共享天伦之乐,何必辗转千里,受这奔波之苦?三年来,关东之地水旱灾祸不断,尔等在此处辛苦作役,家中妻儿何人看顾?有谁怜悯?如今河南、河北数十州盗贼蜂起,良民沦为流民,刁民立成流寇,兵灾过处,百姓民不聊生。此何人之过也?”

第二十章 先声仗鬼神(5)[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