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九章 至今思项羽(9)[1/2页]

武德 烛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水南岸。
      涉水而过的隋军重装骑兵迅速突破了义军步兵羸弱的防御,七千义军步兵在用短矛、猎弓徒劳地抵挡了不到半个时辰之后,四散奔逃,破烂的旗帜,被铁甲崩断的细木矛杆,拉断的弓胎,扔得遍地都是,河边的岸上更是横七竖八地躺着不计其数的残破尸体。
      重装骑兵是这个时代的王者。这些披着土黄色披风,手持丈八硬木马槊的杀神们,全身覆盖着厚重的铁叶两裆铠,驱策着同样全身披甲的陇右健马,正自慢悠悠地行走在河岸上,缓缓地恢复成一条条笔直的横列,恢复着马力。
      而他们的身后,是不计其数的点点土黄,那是近万名蹒跚渡河的隋军步兵,上岸的人们甚至都来不及抖搂一下身上的泥水,便被各自的队正、押官们推搡着,乱哄哄地寻找着自己的位置,不一会儿的功夫,几百名先期过河的弓弩手已经布成了雁型的战阵,前后三排,步履整齐地踏前防御,让出了登陆的空场。
      整个隋军阵列也随之缓缓前移,远远看去,一个又一个大红旗帜引领的土黄方块从淡淡的河水里析出,汇聚在一起,上肩的长槊映着红日的光芒,恍如冬日的森林,秃秃的枝杈间闪烁着金属的暗黑光泽,徐徐流转,给河边的黄土地面涂上了一层狰狞的色彩。
      数里外的小丘之上,透过树林的间隙,刘嵩指着隋军阵列大声说道:“恩师,关中隋军不愧百战精华,这阵型布置得可真够整齐的。”
      “惟中,我说过多少次了,在人前不要以师徒相称……”李密斜了眼侍立一旁的刘嵩,略带责怪地回应着他的感慨。
      “恩师何必如此谨慎,四周都是我的部下,我看哪个敢出去嚼舌根?如今在这百人队中,还不是咱说了算?”说着,刘嵩面有得色地扫视了眼身后按刀驻马的部下,赞许地冲着离自己不远的吴辰、赵铁点了点头。
      “惟中啊惟中……为师确实没有看错人啊……”
      显是察觉了刘嵩的心思,李密矜持地一笑,没营养地赞了一声,心中兀自转了好几圈,他如何也没想到刘嵩这等贪生怕死的坯子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有这样的威势,不只是游奕队中的百名骑士,就连游骑左营的几百条关东汉子,见了他也是毕恭毕敬,说出话来甚至比那个新任的关西总管还管用三分。
      “刘嵩得蒙恩师青眼,不敢不拼死效命!”刘嵩也察觉到了李密的变化,急忙换了一副表情,恭谨地行礼表态,顿时逗得李密微微一笑,似这等诚挚的马屁,怕任谁也不会拒绝吧。见李密改容,刘嵩急忙岔开话题,再度问起了李密对于眼前隋军的观感。
      李密是何许人?这等军马如何放在眼里,不屑地瞥了一眼,便自戟指着数里外的隋军兵阵,朗声言道:
      “如此兵马,不过虚有其表,纵是队列再齐整,装备再精良,又能如何?君不见,当年文皇帝治下北征之士、平南之军,相隔十里仍可身受万丈杀气,纵是控弦百万的突厥狼军,也不敢直视我汉家军旗,故楚公杨素更是敢在突厥万骑环伺之下变步阵为骑阵,以汉家骑士对憾草原骄子。他卫文升又算什么东西?老卒而已,李密且在此观诸君破阵!”
      说罢,长袖一挥,飘然跪坐在林中湿地之上,双目似瞑,兀自念念有词,只是看他的须眉,分明已经被战事将临的紧张和激动振奋得颤抖起来,饶是如此故作姿态的压抑,刘嵩仍可从他身上感到一种嗜血的兴奋,甚至是狂热。
      刘嵩心中对什么望气之说本来嗤之以鼻,起码他自己就感觉不到什么杀气之类的玩意儿,不过既然李密下了结论,却也由不得他不信了。不过,李密虽说得激昂,毕竟中军没有一丝鼓声、号角声传来,无令出击,虽胜亦斩的道理,刘嵩总是懂得的,所以尽管头颅点得山响,脚下却不挪动一步,只是探头在林外,四下观察着隋军的动作,想着自己的事情。
      若论刘嵩手里的本钱,还是很厚实的。几乎他所有的部下都是当年北齐灭亡后备受欺压的军户后人,不少还是鲜卑胡种,论弓马功夫毫不逊色于北周、隋朝的府兵,而且久屈人下,父祖的功勋不得荫补,一身本事无从施展,对关西将门的憎恶尤甚于常人,如今总算得了刘嵩这样一个楞头青关东人官长,各个将他倚为靠山,又见识了他修理杨积善的无耻手段,哪里敢不凛然敬服?
      不过军队这东西,可不是晚上开开夜校,教教士兵识图、写名字就能带好的,服从之外,总有些真正的素质需要锻炼,何况这些兵将们虽然弓马娴熟,毕竟没在正规骑军中混过,什么阵型、队列,旗鼓金角的

第二十九章 至今思项羽(9)[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