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刘维颖:(血色码头)[1/2页]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是作者于新世纪以来创作的“码头”系列长篇小说的第二部。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晋西。主人公程璐在太原省立第一师范上学期间参加革命,是山西省督军府挂了号的“赤色分子”。抗战开始后,程璐受中共组织派遣回到她的家乡晋西名镇碛口,协助当地党组织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其时,碛口作为晋陕峡谷黄金水道上的一个水旱码头,成为国民党、共产党和日本人争夺的战略要地。而程璐因为几年前在与县长公子的婚姻问题上“作弄”县长并逃过婚,而此次回到家乡赴县报到期间,又散发了揭露县长挪用抗战捐款开私家煤矿之事,触怒了县长,县长便利用其与省府特别调查处处长的同窗关系派出特务企图置她于死地。而在党内,时任游击队政委的马有义则垂涎于她的美色,处心积累想与她建立“恋爱”关系进而要占有她。好在碛口党组织中,尚有年轻的“老革命”崔鸿志一身正气,令马不敢过于造次。
      程璐全身心投入与日寇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尖锐斗争。晋绥军驻碛口某部三营营长郑磊还算正派,然三营有一绰号“蛮太岁”的大兵却是无法无天。一日,程璐的姐姐程珂到三营驻地西云寺烧香,适遇营长郑磊不在,蛮太岁顿起歹念,对其百般调戏,后在程珂逃离后,又尾随到野外一山神庙前欲行不轨,被营长郑磊归来撞上带回营地打了一顿马鞭。蛮太岁打鬼子倒是勇敢,在反扫荡中立功,授奖会上程璐为他戴花,蛮太岁遂又心生歹念。程璐当时寄宿码头国民小学,蛮太岁误将程当作该校教师,几次尾随到校,企图突入程的宿舍,对程实施无礼。程璐大怒,设计将蛮太岁狠狠惩处了一番。
      程璐积极深入群众,动员参军参战、生产支前、坚壁清野,同时积极配合崔鸿志、马有义等,开展反苛捐杂税、反毒品走私等活动。在这一系列斗争中,她屡立战功,却也自觉不自觉地犯了许多“左”的错误,弄得有家不得回。
      民国28年底到29年初发生的“晋西事变”标志着阎锡山在此一地区统治的结束,共产党领导的开端。在一片庆贺“胜利”、“解放”的锣鼓声中,程璐的头脑再次发热,当她得知在“晋西事变”中对碛口子弟兵犯下“滔天罪行”的郑磊逃离晋绥军后来到了碛口,并被她的姐姐程珂藏起来时,竟先用“好言宽慰”将程珂稳住,然后将“敌情”报告了马有义。结果导致了郑磊的自杀。而不久,贺老总指示,要善待国民党军政人员。贺老总竟特别提到郑磊等的名字。这一切,使程璐受到了极大震动。
      碛口的情况并没有因为“解放”而变得“简单”起来。倒是程璐经过一次次血与火的洗礼渐渐变得人性化了。这时,三地委组织部长蔡碧涛找程璐谈话,说服程璐嫁给三地委副书记傅鹏。程璐感觉她对傅副书记只有下级对上级的尊重而没有爱。犹豫之间,“组织上”警告她注意对工农干部的态

刘维颖:(血色码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