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零七章 老周[2/2页]

从石传 西新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康也好说话!”
      于是一天之后,本已准备妥当、将欲出发的骁骑军将士卸下了行囊,重新安营扎寨,各司其职。大小将校则齐聚段随中军帐之内,正自议论纷纷。老周翘着二郎腿坐在一把胡床之上,但见他笑意盈盈,气色颇佳。
      鄨县境内,本已磨刀霍霍、只待杀羊分肉的各方势力却只能默默收起屠刀,偃旗息鼓,各回各家。
      。。。。。。
      原来老周情急之下,找到段随抛出了一记大招:梓潼人张育(张育可不是一般人,乃是后世中国神话中文昌帝君的原型。读者若有兴趣,尽可百度之)与其徒弟杨光,乃是蜀中有名的义士,素有报国之心,其交游极为广阔,有一呼百应之能。秦国方取梁益,人心不稳,若是段随能派出精干之人前往联络张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则以张育之能,必能大举起事,扰乱蜀中。
      接着当遣使巴东,请竺瑶、桓石虔出兵攻蜀。他二人本就身负夺回梁益之责,但见蜀中乱起,岂会不顺势而为?
      再就是鄨县这里,五千骁骑军从来都不是吃素的,奋勇北进之下,亦是一股不可小觑的战力。到那时自然也就无需绕路东还,而是以得胜之师的身份,风风光光地走大路回家,岂非妙哉?
      老周又自告奋勇,说可以写信邀蜀中知名的几个巴獠酋帅,譬如张重、尹万者,共举义旗。这些人最擅趁火打劫,若见张育起兵,晋国又行反击,必不甘落了人后。
      “如此一来,四路并进,声势浩大,加上秦国在益州人心尚且不稳,我方可谓胜券在握啊!从石立下这等旷世之功,只怕少不得一个大将军当当!”老周滔滔不绝,临了还不忘添油加醋:“老夫愿意散尽南中浮财,充作从石军资。只求从石起兵之时带上老夫随行,老夫毕竟在蜀多年,总有出得上力的地方。此一去,纵然埋骨沙场,老夫死而无憾矣!”说得慷慨激昂,一派大忠臣的模样,却在不动声色之中,轻轻把自己拉出了鄨县这个死地。
      段随到底还是嫩了些,又或者是他心中“当大将军,打败秦国,杀死苻坚,救回燕儿”的心结作祟,鬼使神差之下,居然就答应下来。却没有想想,张育若真是周仲孙口中的“义士”,那为何周仲孙与他并无半分交情,反而要段随自己派人前去联络呢?
      事实上,周仲孙与张育根本就是一双死对头。张育这等喜好招徒揽众的人物,说好听点是“义士”,说难听了就是“心有异志”,自然是不容于益州土皇帝周仲孙之眼的。
      老周口口声声胜券在握,心底却是冷笑不已:张育、杨光皆心怀不轨之辈,张重、尹万则是见利忘义之徒,指望这帮乌合之众能够成事,简直就是在做春秋大梦!嘿嘿,管他呢!万一运气好,这次真个不小心成了,我以策谋全局之功,多半能捞回益州刺史之职;即便败了,只要能逃得性命,回了建康我这老腰板也能挺得笔直!

第一百零七章 老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