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三十章 乙亥[1/2页]

从石传 西新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段随一朝回家,晴儿这么久以来的牵肠挂肚总算是有了回报。这会儿她看向自家郎君的眼神里,带着七分怜爱,亦有三分嗔怪:一去经年,你这狠心人就不知道写封书信回来报个平安?却叫我每日里食不知味、夜不能寐!
      她自然不会知道,这一年来段随奔波终日,可谓历经千辛万苦、九死一生,又远在千里之外被重重阻隔,却到哪里去想办法送信回来?不过话说回来,这些苦难想必晴儿这辈子也不会知道了——以段随的性子,又怎会旧事重提,平白让自己的爱妻担惊受怕?
      虽然心底有那么些许哀怨,晴儿到底也没有开口说将出来,因为夫君自打开席以来,那双坚毅沉静的眼睛就始终不曾离开过自己。那目光里头藏着万般爱怜、千般依恋,一如当年他看向燕儿姊姊的眼神,轻易就让她读懂了。于是晴儿的心中充满了欢喜,眯起月牙儿般迷幻的美眸与他对视。这一刻,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之中。
      酒已过了三巡,菜也过了五味,段家的欢宴却丝毫没有结束的意思。奴仆们享受着做梦也没曾想到过的待遇,纵情美酒佳肴之间,有胆大的竟在厅中跳起了旋舞。
      便在这时,一直端坐不动的男主人段随突然动了,呼地一下,直挺挺站了起来。这一下却叫奴仆们吓了一大跳,一个个忙不迭停下手中的筷子、放下酒盏,愣愣看向段随。
      结果段随哈哈一笑,挥手道:“你们继续,你们继续!”说完,在满堂的惊诧目光中,他大步走到晴儿身边,一抄手竟然把晴儿整个儿抱在了怀中。他大笑着转身,快步往里屋走去。晴儿面红耳赤,把脑袋深深埋在了段随宽阔的胸膛间,瞧来娇羞无垠。
      月色皎洁,自高天上洒将下来,照得里屋中莹白一片。段随始终不曾放下晴儿的娇躯,更凑过头去,贪婪地闻着晴儿身上的芬芳,弄得晴儿咯咯直笑。突然,段随皱了皱眉头,伸出手,微微颤动之间,一根发白的长发已然捏在手指之间。
      “郎君,这。。。”晴儿欲言又止,探了探手,似乎想去拿那根白发。
      “晴儿,这次回来,我就不走了!”段随一笑,轻轻松开了手,那白发便再也不见。
      。。。。。。
      冬去春来,匆匆又是一年,不知不觉间,时光已然走到了晋国宁康三年(氐秦建元十一年)。
      这一年是乙亥年,秦晋两国之间波澜不起,绝少兵戎相见,局势可谓相对安定。当然,这并不代表着诸国没有大事发生。
      五月里,晋国重臣,都督徐、兖、青三州诸军事、徐州刺史王坦之病逝任上。他死时年仅四十六岁,可谓英年早逝,引得朝野上下一片痛惜。朝廷下诏追赠其为安北将军,谥号献。
      王文度活着的时候,也许其才能看起来不如谢安,为人也有些毛躁任性,然而他临死之时写下的两封遗书,却可以看出此人德行颇高。遗书分别写给了谢安与桓冲两人,恳请他二位以扶晋抗秦为重,唯有他两个将相和了,这天下才能安稳。遗书字里行间皆在为国事忧心,却一字都没提及他王坦之的私事。谢安与桓冲读罢,不由得唏嘘长叹,感慨不已。
      桓冲为王坦之的遗书所动,不久上表自求出镇,并解任扬州刺史一职让给谢安。前文提到过,桓冲不顾桓党众人的苦苦劝说,执意让出扬州刺史一职,等于说桓氏彻底放弃了在建康中枢的影响力。不得不说,桓冲此人高风亮节,忠心国事,顾全大局,其品行不输王坦之。
      于是桓冲改任都督徐豫兖青扬五州诸军事、徐州刺史,出镇京口。而谢安就加扬州刺史一职,进一步

第一百三十章 乙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