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明车骑将军府的正厅里,桓石虔第一个跳将起来,须发皆张,显然怒极了:“气死我也!恭祖(桓嗣表字)尸骨未寒,有些人就等不及了么?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江州刺史一职,定要夺回!”顿时有不少军将出言附和,嚷嚷一片。
桓伊迟疑了一下,开口道:“镇恶!莫说气话!朝廷自有法度。。。何况此大敌当面之际,你想弄个荆扬不和么?”此言一出,亦有几个军将点头认同。
桓石虔哪肯服气?叫道:“荆扬不和?哼!那也是他谢家自找的!难不成人家都指到你鼻子上了,你还当看不见?”
桓伊性子淡泊,可万万争不过桓石虔,闻言摇了摇头,一笑了之。桓石虔还不肯罢休,一边嘟囔,一边转头去看上首桓冲,这是指望桓冲为他“做主”。
桓冲叹了口气,开了口:“野王(桓伊小字)言之有理,朝廷自有法度。。。”说到这里,滞了一滞。
桓石虔眼睛睁得老大,怎么也没想到家主说出这样话来,连带着边上几个伴当一起泄了气。春日晴暖,厅中窗门大开,这时一阵风吹进来,带动桓冲发髻。大伙儿赫然发觉:素来保养得当、不显苍老的车骑将军、桓家家主桓冲不知何时已是两鬓斑白、皱纹满额——桓幼子,老了!
段随看在眼里,一阵恻然:安石公这次真的过了,他这是吃定了桓使君谦谦君子、先国后家呵。。。
众人默然无语。便在这时,忽然桓冲的声音再度响起:“可谢安石推举谢輶为江州刺史,嘿嘿,可没什么道理!”
啊?
峰回路转,桓冲此言一出,大伙儿全都呆了:难道?
果然桓冲继续:“谢輶是安石亲侄,这倒没什么,安石另一个侄儿谢玄在京口干得。。。那可真是不赖。可这谢輶算什么?文不能文,武不能武!用他为大州刺史,难不成我大晋无人了么?”说到这里,声若雷霆,气势非凡。大伙儿拍手叫好,寻思:这才是我桓家家主!昔年桓使君白鹿原大败苻熊(苻坚之父),驱姚襄(姚苌兄长)而复洛阳、平张骏以安江州。。。赫赫威名,可不是白来的!
段随先是愕然,随即回想了一下:那谢輶在建康时也见过,颜白体弱,一望即知不是善武之人;谢家子弟才名甚著,譬如“封胡羯末”(谢韶、谢朗、谢玄、谢琰)兄弟几个,又或者阿元。。。却从来不曾有人论及谢輶,想必他文采多半尔尔。桓使君这般说,看来没有冤枉了他。
这时有一人越众而出,朝桓冲施了一礼道:“叔父心中是否已有人选?那谢輶再是不堪,终归是安石公推举的,朝廷亦已诏许。若叔父的人选压不住阵脚,怕是要落人口舌。。。”此人面庞方正,长相普通,但不失英武之气,乃是桓豁之子、桓石虔之弟,振武将军桓石民,此时任职襄城太守,戍守夏口,素为西府重将。
桓冲冷笑一声,忽地拍案叫道:“来人!与我上书建康,言江州国之重镇,非文武皆备、资历深沉辈不可居之。我桓冲居江州十年,自问俯仰无愧于江州之民,亦不曾有负国家重托。今吾子桓嗣先去,吾自当重领江州刺史一职,尽忠卫国,不敢有失!”
嘶!厅中所有人皆倒吸一口凉气:桓使君竟然亲自出马!那这江州刺史一职。。。只怕谁也不敢再要咯!桓石虔手舞足蹈:叔父这一次。。。哈哈,畅快!
以时人眼光观之,谢安先出手抢江州刺史一职,那是谢安“不对”;可在朝廷旨
第六十二章 天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