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三章 诛心[2/2页]

从石传 西新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懂,成大事者定必乾纲独断,说一不二。这些年若非我谢安费尽心力独撑朝局,这泱泱大晋只怕。。。要么沦于胡夷铁蹄之下,要么早姓了桓!
      谢安自然不乏“拥趸”,且人数上大是占优,这时纷纷跳将出来,与那几个说风凉话的朝臣争执不断。谢安皱了皱眉,正想说话时,忽然瞥到宝座上司马曜似乎动了一动。谢安定睛看去,就见司马曜的面色仿佛锅底一般漆黑,方才应该是点了点头,其动作轻微,几不可察。
      谢安心底咯噔一下——果然下一刻司徒、琅琊王司马道子跨步出班,大声奏道:“近年荆扬相衡,国家才得安平。倘若朝廷自恃扬州之军已然势大,转而进逼荆州,西府焉得罢休?逼迫急时,恐旧事重演也!陛下!臣启奏,此次调中领军谢輶为江州刺史,实为不妥。臣请陛下收回成命!”
      话音刚落,皇帝司马曜朗声接道:“琅琊王所言有理。朕亦自觉有失,当应车骑将军之请,以之为江州刺史!”此言一出,殿上安静一片,挺“谢”派面面相觑,神情大是尴尬。
      哥俩一唱一和,明里头好像是在自贬,可殿上谁都明白这话儿压根就是冲着谢安去的。其意不外乎:就怪你谢安主动挑衅西府,这才导致荆州那里闹将起来。再往大了说:你谢安一手掌控北府兵,如今翅膀硬了是吧,这是要干吗?要学桓家搞个东府出来不成?
      司马兄弟话儿说得已是大为诛心,谢安暗暗叹息:陛下啊陛下!在你心中,谢安竟然这般不堪么?国家费尽周折始有今日之时局,眼下更有强敌虎视眈眈,你这会儿就觉着谢安碍眼了么?这会儿就等不及了么?嘿嘿,我谢安又岂是贪权恋栈之辈?可。。。可我这会儿不能放手呵,陛下!想到这里,沉稳如他,竟也露出一丝愁容来。
      宝座上再次传来皇帝司马曜的声音:“此议。。。建昌公如何看?”终于还是直接点了谢安的名。
      谢安一个激灵回过神来,满殿上下都在注视着他。谢安叹了口气,开口道:“陛下圣明!臣举荐中领军谢輶为江州刺史,确乎欠妥。臣请陛下准车骑将军之奏,以车骑将军兼江州刺史。”不曾想桓冲突然转了性,一下闹出这般大动静来。事到如今,确实难以收场。既然如此,这江州刺史不要也罢。
      谢安说完,殿上越发安静了。挺“谢”派都没了心气,一个个无精打采;与谢安不和的到底是少数,虽说暗自高兴,碍着谢安的威势终归不敢表现出来;宝座上的皇帝脸色明显转缓,朝着司马道子投去一道赞许的目光。
      司马道子眼中闪过一丝得色,清了清嗓子,再行开口:“今上圣明,车骑将军心中些许误会定必烟消云散。”顿了顿,忽然扬高了声音:“江州刺史之议已有定论,然则荆州出兵北伐一事。。。兹事体大,恐引火烧身耳!吾意北伐弊大于利,眼下还是不要大动干戈为好!”说到这里,他停了下来,朝上首张望一眼,就见皇帝司马曜点了点头,声音沉浑:“诸卿可畅所欲言!”
      “琅琊王所言极是!”“擅动刀戈,弱国伤民哉!”“秦军势大,我晋国眼下只可凭险固守,固守为上呵!”司马道子先前针对谢安时,这殿中的朝臣们泰半都不愿掺合,这时却一个个急不可耐叫了起来--休说反对北伐本就是他等的心声,单说此刻表示赞同显然能卖皇帝与琅琊王一个好,那么何乐而不为?
      司马道子慢悠悠转了个身,朝着谢安微微颔首,笑容可掬:“建昌公,可有高见?”

第六十三章 诛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