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所需,为了手中的饭碗,堂大爷玉堂只身一人走西口,在陕西做起了生意,日月星辰,组建了小家庭,生育六个子女,三男三女……”
——题记
背井离乡走西口
晚清末年,整个华夏大地仿佛被一层阴霾所笼罩,天灾频发,人祸不断。堂大爷玉堂所在的家乡,土地本就贫瘠,再加上连年的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已然成为常态。玉堂看着家中年迈的父母身体日益衰弱,年幼的弟妹面黄肌瘦,眼神中满是对生活的迷茫与恐惧,他的心中犹如被重锤敲击,无奈与不甘交织在一起。听闻西口外或许有着不一样的生存机会,尽管前途未卜,为了能让家人摆脱这无尽的困苦,玉堂毅然决然地决定踏上走西口的艰难征程。
出发那天,天空阴沉得如同倒扣的铅锅,厚重的乌云似乎随时都会压下来。玉堂背着简单的行囊,里面装着母亲为他精心缝补的几件破旧衣物,那细密的针脚里满是母亲的牵挂;还有母亲亲手做的干粮,每一块都饱含着家的味道;以及父亲偷偷塞给他的几块碎银,那是这个贫困家庭倾其所有凑出来的希望。父母和弟妹们默默地将他送到村口,母亲紧紧拉住他的手,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声音颤抖地叮嘱道:“儿啊,这一路山高水远,你可要千万小心啊,到了那边自己照顾好自己,有机会就回来看看爹娘……”玉堂望着母亲那饱经沧桑、爬满皱纹的脸,心中一阵酸楚,眼眶泛红,他紧紧握住母亲的手,坚定地点点头,声音略带哽咽地说:“娘,您放心,我一定会混出个样子来,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告别家人后,玉堂随着一群同样怀揣着希望与迷茫的乡亲们,带着对未知的恐惧与期待,迈出了西行的脚步。走西口的路,宛如一条充满荆棘与坎坷的漫漫长途,无尽的艰难险阻在前方等待着他们。
艰难险阻的漫漫征途
他们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前行,山路狭窄而陡峭,一侧是高耸入云、仿佛随时会崩塌的悬崖,另一侧是陡峭的山壁,上面布满了尖锐的岩石。脚下的布鞋,在粗糙的路面上很快就被磨破,脚掌与鞋底摩擦,磨出了一个个血泡,每迈出一步,都如针刺般钻心地疼。但玉堂咬着牙,强忍着疼痛,一步一步坚定地向前走。白天,烈日高悬,炽热的阳光如烈火般烘烤着大地,仿佛要将世间万物炙烤殆尽。他们无处躲避,只能在路边偶尔寻得的几棵稀疏的树荫下短暂休息。干裂的嘴唇渴望着水分,他们小心翼翼地喝一口随身携带的水,那水在高温下已变得温热,却依然如甘露般珍贵。啃一口硬邦邦的干粮,干粮如石头般难以下咽,需要费很大力气才能嚼碎。然而,为了保存体力继续前行,他们不得不艰难地吞咽下去。
夜晚,疲惫不堪的他们只能在荒郊野外寻找栖身之所。有时候是破旧不堪的庙宇,庙宇的屋顶千疮百孔,冷风呼啸着灌进来;有时候是阴暗潮湿的山洞,山洞里弥漫着一股腐臭的气味,地上布满了青苔,稍不注意就会滑倒。山中的夜晚格外寒冷,寒风如刀割般划过脸颊,他们紧紧相拥,试图用彼此的体温相互取暖。然而,单薄的衣物难以抵御刺骨的寒冷,大家在睡梦中常常被冻醒。不仅如此,夜晚的山林中还不时传来野兽的嚎叫声,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惊悚,仿佛有一双双幽绿的眼睛在黑暗中窥视着他们,让他们胆战心惊,难以入眠。
土匪劫掠的生死危机
在这艰难的旅程中,他们遭遇了土匪的劫掠,那是一场生死考验。那是一个午后,烈日高悬,酷热难耐,一行人正疲惫地走着。突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如闷雷般由远及近。只见一群土匪骑着高头大马,如鬼魅般突然出现,将他们团团围住。土匪头子满脸横肉,凶神恶煞,脸上一道狰狞的伤疤从眼角延伸至嘴角,更添几分恐怖。他手持长刀,寒光闪烁,大声吼道:“识相的,把钱财都交出来,否则别怪老子不客气!” 乡亲们顿时吓得脸色苍白如纸,浑身颤抖。玉堂心中也猛地一紧,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但他强装镇定,鼓起勇气上前求情:“各位好汉,我们都是穷苦人家,实在没有什么钱财,家中老小还等着我们去讨生活,求你们高抬贵手,放我们一条生路。”
土匪们哪肯罢休,如饿狼般开始翻找他们的行囊。稍有反抗,便拳脚相加。玉堂眼睁睁看着同行的一位老人,因为紧紧护住身上仅有的一点钱财,被土匪一脚踹倒在地,老人痛苦地呻吟着。玉堂心中既愤怒又无奈,愤怒于土匪的残暴,无奈于自己的无力。土匪们翻遍了大家的行囊,抢走了一些零散的财物和干粮。就在土匪们准备进一步施暴,甚至要对年轻的妇女动手动脚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密集的马蹄声,似乎有大队人马赶来。土匪们以为是官兵,脸色骤变,匆忙抢走能抢到的东西后,骑马逃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疾病侵袭的身心折磨
除了路途艰险和土匪威胁,疾病也如影随形。在一次连续几天的暴雨后,道路变得泥泞不堪,大家的衣物被雨水湿透,却没有干燥的地方可以更换。长时间的湿冷让不少人染上了风寒,玉堂也未能幸免。他发起了高烧,头晕目眩,身体虚弱得几乎无法行走。同行的乡亲们虽然自身也很疲惫,但依然相互扶持,轮流照顾玉堂。他们用仅有的一点草药,煮成苦涩的药汤,喂玉堂喝下。然而,简陋的医疗条件和有限的药物,并不能让玉堂迅速康复。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玉堂在病痛中挣扎,每走一步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既有病痛带来的虚汗,也有咬牙坚持的汗水。但他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支撑着他,那就是一定要走到西口,改变家人的命运。
迷失方向的绝望困境
有一次,他们在深山里迷失了方向。原本熟悉的山路在一场山体滑坡后变得面目全非,周围都是陌生的山峦和茂密的树林。大家四处寻找出路,却始终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干粮越来越少,水也所剩无几,恐惧和绝望的情绪在人群中蔓延。玉堂虽然也心急如焚,但他知道自己不能慌乱。他爬上高处,试图观察周围的地形,寻找出山的线索。然而,映入眼帘的只有连绵不绝的山脉和茫茫的林海。在绝望之中,玉堂凭借着自己的记忆和对太阳方位的判断,带领大家朝着一个方向摸索前行。经过几个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找到了一条依稀可辨的小路,带领大家走出了困境。
人性险恶的残酷考验
在这漫长而艰难的旅程中,除了自然环境和土匪带来的威胁,人性的丑恶也如隐藏在暗处的毒蛇,不时给他们带来致命的伤害。
有一天,队伍在一个小镇短暂停留,大家都希望能在这里补充一些物资,缓解一下连日来的疲惫。玉堂和几个乡亲一起去集市上采购干粮和水。集市上人群熙熙攘攘,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玉堂看中了一个摊位上的干粮,正准备和摊主议价,突然,一个衣衫褴褛的男人凑了过来,一脸可怜地说:“大哥,我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您行行好,给我点吃的吧。”玉堂心生怜悯,从行囊里拿出一块干粮递给了他。那男人接过干粮,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嘴里还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
然而,就在玉堂转身继续挑选干粮的时候,他突然感觉背后有人拉扯他的行囊。他警觉地回头,发现竟是刚刚那个可怜兮兮的男人,正试图抢走他的行囊。玉堂死死抓住行囊,大声呵斥:“你这是干什么?我好心帮你,你却恩将仇报!”那男人见被发现,竟露出狰狞的面容,恶狠狠地说:“在这乱世,谁顾得上谁,你把东西交出来,不然别怪我不客气!”周围的人只是冷漠地看着,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帮忙。玉堂奋力与那男人拉扯,这时,同行的乡亲们赶了过来,那男人见势不妙,松开手,混入人群中消失了。
还有一次,队伍在一处河边休息。河水清澈,但水流湍急。一位年轻的后生自告奋勇,说自己水性好,可以去河对岸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路径或者补给。大家都对他寄予了希望,看着他跳进河中,奋力向对岸游去。然而,当他游到对岸后,却突然改变了主意。他站在对岸,对着这边喊道:“你们这些蠢货,就在这儿等死吧!我可不想再和你们一起受罪,我要自己走!”说完,便头也不回地消失在了树林里。大家都被他的行为气得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
更让人心寒的是,在一次宿营时,大家围坐在一起商量接下来的行程。其中有一个人提议说,队伍里有几个年老体弱的人,已经严重拖慢了大家的速度,不如把他们留在原地,这样其他人或许还有机会更快到达西口。这个提议一出口,顿时引起了一阵沉默。有些人虽然心中不忍,但在生存的压力下,也露出了犹豫的神色。玉堂听后,愤怒地站起来,大声说道:“我们都是一起出来的乡亲,怎么能如此绝情?大家相互扶持才能走出困境,如果抛弃他们,我们和那些土匪有什么区别?”在玉堂的坚持下,这个残忍的提议才没有被采纳。但这件事让玉堂深刻地认识到,在这艰难的走西口途中,人性的丑恶随时可能暴露出来,而他们必须坚守自己的善良和底线,才能共同度过难关。
走西口途中的所见所闻
在这漫长的旅程中,玉堂还目睹了许多令人感慨万千的场景。
他们路过一个被战火洗礼的村庄,原本错落有致的房屋如今大多已化为残垣断壁,只剩几间摇摇欲坠的屋子在风中颤抖。村口的老槐树被烧焦了半边,扭曲的枝干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苦难。村里不见青壮年的身影,只有一些老弱妇孺在废墟中艰难地寻找着能维持生计的东西。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拄着拐杖,在一堆瓦砾中翻找着,眼中满是绝望与无助。玉堂走上前去,想要帮忙,老奶奶哭诉着,说儿子被抓去当兵,儿媳在战乱中去世,如今只剩下她和年幼的孙子相依为命。这场面让玉堂心中充满了同情与无奈,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要在西口闯出一番天地,让家人免受战乱之苦的决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经过一片广袤的草原时,玉堂看到了一群牧民赶着羊群在草原上迁徙。蓝天白云下,羊群如同一朵朵飘浮的白云,与碧绿的草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牧民们骑着骏马,身姿矫健,他们热情地向玉堂一行人打招呼,还邀请他们到帐篷里休息。在帐篷里,玉堂品尝到了香甜的奶茶和美味的奶干,听牧民们讲述着草原上的故事,关于勇敢的骑手、神奇的传说。这短暂的停留,让玉堂感受到了不同民族的热情与豪爽,也让他意识到,在这走西口的路上,除了苦难,还有这样美好的人和事。
在一处渡口,玉堂看到了一位船夫,他皮肤黝黑,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船夫一边熟练地摇着船桨,一边给大家讲述着这条河流的故事。他说,这条河见证了无数走西口人的悲欢离合,有些人顺利到达了对岸,开启了新的生活;而有些人却永远留在了河中。玉堂看着湍急的河水,心中不禁感慨,这走西口的路,就如同这河流,充满了未知与风险,但只要有勇气和信念,
第160章 走西口的玉堂大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