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至诚说:“散文的话,推荐阅读‘唐宋古文八大家的作品;史学可以读司马迁的《史记》;而中医学则应选《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等医学名着。”
靖尧再往前走,来到了另一排书架前,说:“中华五千年,这里多是诸子百家和儒释道的经典。”
王至诚走过去浏览了一下书目,几乎囊括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不同时期、不同流派和不同风格的名作。
南造云子从相邻的书架走出来介绍:“书架上有《五经》《论语》《孟子》《左传》、《礼记》等传世千古的儒学经典,还有《道德经》《南华经》《本经阴符七术》等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着作。还有中文翻译过来的《大般若经》《般若心经》《金刚经》《大悲咒》和《心经》等经典佛教经典。随便看看。”
靖尧说:“我家先生喜欢书画。”
“这边来--”南造云子边走边说:“这一本画册,是从胡适、徐志摩的新月书店刚买来的。这里有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步辇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和唐寅的《秋风纨扇图》等。虽然印刷了局部,但基本上反映了整体的原有风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至诚浏览着一部部译文流丽优美、生动有趣的佛道着作,虽然他并不信仰佛与道,却听爷爷说过王羲之用小楷抄过《换鹅帖》(《黄庭经》),希望在这里有所发现。
靖尧问:“我见过王羲之的《兰亭序》摹本,但从未听过还有《换鹅帖》?”
王至诚解释:“王羲之爱鹅成癖,山阴有位道士知晓此事,为了得到他的书法,便备了一笼白鹅,作为王羲之书写《黄庭经》的报酬。王羲之见鹅欣然为道士写了半天经文,最终抱得笼鹅而归,因此《黄庭经》便俗称为《换鹅帖》。”
王至诚问道:“怎么没有一本王羲之的《兰亭序》?”
南造云子说:“在我过来之前,听说有几幅唐摹本,可惜被沪大、震旦、约大等在华教会大学的一些学生借走了,还回来的是一些赝品的赝品,就没有往上面摆。如果先生喜欢,我可以去找。”
原来这些学生在神学课上临摹的书法帖大概都是从这里借阅的。来想异想天开能在第五次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上展览,获得加入湖社画会的资格,却没想被人家诬告。王至诚心中暗想。
“让二位失望了。等找回来真品,一定给您留着。”南造云子热情地招呼:“二位,字画方面的着作,民国不少佳作。比如张大千、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李苦禅、傅抱石、潘玉良等大家的国画。还有于右任、沈尹默等大家的书法。件件可都是中国民国艺术成就最高的传世之作。”
王至诚看着南造云子装模作样的样子,实在忍不住问道:“你对中国文化了如指掌,什么时候开始研究的?”
“廖雅权本来就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啊!”南造云子说。
其实不然,1927年春,为了培养未来的日本间谍,川岛流速通过田中向土肥原推荐了南造云子,随日本“中国考察团”(考古队)先来到了中国。中国是一个五千年文明的国家,要打入中国,先从掌握中国文化开始,就选择了徐家汇藏书楼。
灯光柔和,仿佛将时间凝固。墙壁上挂满了书法作品,笔触流畅,字里行间仿佛蕴藏着古老的故事。王至诚静静地坐在书桌旁,手指轻轻抚摸着一本泛黄的书帖,眼神中闪烁着对书法的热爱与执着。
喜欢。
第104章 帝国之花:南造云子当图书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