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司令下野后,国字号接连败仗,某些高层开始重新审视他的能力。在宋子文、孔祥熙和宋美龄等人的帮助下,正处于蜜月期的蒋司令终于接到了喜讯——冯玉祥和阎锡山联名请他主持大局。
不久前的国字号二届四中全会预备会议上,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恢复蒋司令北伐军总司令的职务。蒋宋联姻让本陷入低谷的蒋司令重回国字号的权力中心,成为新的焦点。
吴稚晖在讲到此处,又一次劝告王至诚:“蒋宋联姻让蒋如鱼得水,与此同时,汪精卫决定离开广州,却未料到张发奎发动倒桂运动,将桂系在广州的部队缴械,指挥粤军与桂军在梧州一带展开对峙。还有一件事让汪精卫难以预料,张太雷、叶挺和叶剑英趁广州城内空虚之际发动了广州起义。”
广州起义的消息,王至诚也是刚刚从龙华监狱的地下党那儿获悉。1927年12月11日,继南昌起义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共字号对国字号反动派又一次英勇反击,这次起义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广泛的震动,意在广州建立苏维埃政权。
吴稚晖提醒王至诚:“叶挺与叶剑英主张起义军主动撤离广州,却遭遇第三国际顾问的否决。经过三天的浴血奋战,广州起义失败。胳膊拧不过大腿,12月12日,张太雷在指挥战斗时遭敌伏击,中弹身亡,年仅29岁。”
王至诚一下子坐在地上,心中五味杂陈。他没想到起义的第二天,张太雷用热血与青春实践了少年时代立下的“愿化作震碎旧世界惊雷”的誓言,成为了牺牲在战斗第一线的中央委员和政治局成员。想起四月初,因收回在华教会大学教育主权,遭到巡捕房的追捕,王至诚躲避在徐家汇天主教堂地下室的时候,是张太雷在他的危难之时,帮他逃离……张太雷躲过了蒋司令的四一二事变,却没想到半年后在广州英勇牺牲。想到这里,王至诚潸然泪下。
“对了,还有你一面之交的王学文。”吴稚晖继续说道,“四一二后,王学文去武汉从事左翼文化运动,加入了共字号。不久,他与中共中央特科建立了工作关系,协助开展情报调查工作……”
王至诚急切地问道:“这有什么消息吗?”
吴稚晖笑着说:“他加入特科和你有什么关系?”
王至诚道:“他加入共字号的特科,还是加入国字号的特委,难道与我王至诚没有关系?”
吴稚晖笑问:“你为何这般着急?”
王至诚说:“王学文也是文学家。我们算是共同的爱好吧,自然更关心他。”
吴稚晖叹了口气:“王学文已经转去日本和台湾避难了!”
王至诚听后长叹一声,吟诵起龚自珍的一首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吴稚晖继续讲述着更坏的消息:“黎天才继李大钊后,出任北京市委书记,1927年秋后,也被张作霖逮捕。关在监狱中的同案新任市委书记王某出卖了他。”
王至诚想了想,张作霖连李大钊都未曾放过,这个黎天才凶多吉少。
吴稚晖接着说:“黎天才经不起酷刑逼供,不得不招认。但张
第172章 把牢底坐穿:王至诚再别吴稚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