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3章 孔庙碑影:书法与人性[2/2页]

文化英雄联盟 万里虹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俗称孔庙十三碑亭。”
     王至诚走近每一块碑,碑文多记录着历代帝王对孔子的追谥加封、大臣们修庙、祭庙、告庙、派官致祭和整修庙宇之类。
     孔德成一边跟着,一边说:“通过这些碑,可以穿越历代帝王豪门尊孔祭祀、修建孔庙的历史。您有何观点?”
     王至诚正吟着驮碑:“各亭石碑多以似龟非龟的贔屃为趺,传说龙生九子,各有所能,而贔屃擅长负重,故后人用以驮碑。”
     王怀兰接过孔德成的话题,拍拍石碑下的石座,说:“这两幢唐碑,一幢曰‘大唐赠泰师鲁先圣孔宣尼碑,另一幢曰‘鲁孔夫子庙碑,皆位于南排开东起第六座金代碑亭中。最大的一幢石碑是清康熙二十五年所立,碑重三十五吨,加上碑下的贔屃和水盘,约重六十五吨。想当年,把这样一块石头采自北京西山,安然运抵千里之外的曲阜,真是令人震撼!”
     王至诚和孔德成都听过贔屃驮碑的传说,也懂得忍辱负重的道理,但对这块重达六十五吨的石碑,仍然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历史仿佛就在眼前,两人不由得想象着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如何沿京杭大运河将其运送至此,动用多少民工和耕牛,耗资多少白银,皆为之惊叹!
     九岁的孔德成兴趣盎然,拉着王至诚向其他石碑跑去。孔庙,除了孔庙三碑、十三碑亭外,还有浩如林海的碑群。王至诚望着眼前的碑林,对孔德成讲:“这些石碑记录了历代帝王、大臣们修庙、祭庙、谒拜的故事,时间关系,不能一一累赘。我想天天守在这里,听到的比我要多得多。”
     “是啊!”孔德成兴奋地回应:“从书法的角度来看,书体严谨,石石不同,笔法各异,余音袅袅。今日有幸见到小先生,相见恨晚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小先生?”王至诚好奇地问,“那大先生又是谁?”
     “他啊——”孔德成指着王怀兰,脸上露出调皮的笑容。
     王怀兰对孔德成说道:“曲阜的三孔和尼山,都是历史、政治、建筑、礼仪以及书法等活生生的教材。衍圣公能在曲阜创办国学院,必惠及成千上万中华子孙,其功德载入千秋万代。”
     “条件还远远不成熟。”王至诚不以为然,反而建议创办书法大学,“曲阜的碑林是中国书法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什么不先从书法学校开始呢?”
     王怀兰摇头道:“国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天下尊孔尚儒之风又起,只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有衍圣公鼎力支持,再有孔祥熙的帮助,在曲阜创办一所国学院指日可待。”
     “恐怕国学院未办成,有人又要入狱了!”王至诚提醒道,语气中透出一丝担忧。
     就在他们沉浸在书法与建筑的探讨中时,远处突然传来一声骇人的巨响,震动了整个孔庙,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崩溃。王至诚和孔德成面面相觑,心中隐隐感到不安。
     “这是什么声音?”王怀兰眉头紧锁,瞬间陷入深思。孔德成则急切地说:“我们快去看看!”
     然而,远方的阴霾已悄然降临,似乎预示着一场冲突即将来临,故事的悬念在这一刻悄然埋下,留给他们无尽的思索与期待。
    喜欢。
  

第203章 孔庙碑影:书法与人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