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8章 谍战北京:遇上川岛美子[1/2页]

文化英雄联盟 万里虹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乌云密布,空气中弥漫着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气息。张景城的马车终于脱离北洋骑兵,把王至诚、马一浮安全地送到北京东城东堂子胡同蔡元培故居。
     蔡元培故居为三进四合院格局,坐北朝南。这里是1917年至1920年,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租赁的住所。王至诚在北平美专读书的时候,曾来过这里。
     这里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之一。起初蔡元培曾在这里生活和工作,后来很少过来。现在记不清是哪一座房子了。
     正在为难的时候,一位姑娘打着雨伞站在巷子口,像是等一个人似的。王至诚走了过去,问道:“这位姑娘,到蔡元培府上怎么走?”
     “是王先生!我是田园啊!”田园惊喜地说道:“傍晚的时候,靖尧姐就打来电话,说你可能到蔡府来。就一直等。”
     王至诚激动地说不出话来,停顿片刻,笑道:“我也没想到在这里遇上田园。走,带我们去。”
     田园在前面带路,王至诚、马一浮跟在后面。
     马一浮指着房子说:“前面不远处就是蔡府。”
     马一浮对王至诚讲述:“蔡兄从法国回国的第二年就出任北大校长,在考虑文科学长的人选时,再一次想到了我。1917年,他委托一位通晓多种文字的朋友苏曼殊来找我,可当时我隐居在杭州,苦读《四库全书》,所以婉拒了他的邀请。”
     “蔡先生虽然已经离开北大去了南京,但依旧关心北大的发展,经常参加在北大举办的教学活动,也不时回这里住上一些日子。”田园边说边打开房门,带着王至诚走了进去。
     马一浮说:“国学北上讲学团是章太炎和蔡元培共同倡议的,为了活动方便和安全,我想蔡兄应该近两天回来住。”
     房间宽敞明亮,依然保留着当年的样子。
     马一浮说道:“这里可以说是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的第二活动场所。”
     王至诚走向一个档案柜,翻阅到一份名为《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组织大纲》的文件,认真阅读后说道:“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于1918年创办,内设文、史、哲等学科的培养与研究。”
     马一浮点头:“在1921年底,北京大学评议会第三次会议上公布了这个‘大纲,决定改组文科研究所,设置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国学和外国文学四门,实际上只设国学门,蔡元培校长兼任所长。”
     “我原以为国学门主要研究书法和国画,没想到它与文物研究也有密切关系。”王至诚疑惑地问。
     “至诚说得不错。”马一浮回答,“当时受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书法和国画的国学研究还不够成熟。1923年成立的古迹古物调查会,后来转为考古学会,标志着国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那么,有哪些专家可能会参加这次的国学讲学团呢?”王至诚继续追问。
     “马衡、沈兼士、庄严、滨田耕作、原田淑人。”马一浮列出了几位考古学领域的重要人物。
     “前面的三位是考古学专家,后两位好像是日本人。”王至诚说道。
     “是的,滨田耕作和原田淑人都是东方考古协会的骨干。”马一浮解释道,“他们与北京大学师生共同组成了‘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与日本东亚考古学会联合开展考古研究。”
     王至诚心中暗想,蔡元培与蒋梦麟并不推崇儒学,但却能积极参与考古学的研究,甚至腾出自己的租屋作为国学活动的第二场所。他心里对蔡元培的思考充满疑虑:“我想,这次国学活动,蔡先生不会告诉国字号右翼派吧?”
     马一浮觉得王至诚的疑问有些可笑,思考片刻,缓缓说道:“凭蔡

第238章 谍战北京:遇上川岛美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