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信任!”
靖尧羞涩地放开王至诚的手,说道:“南京国府的党化教育几乎波及全国,在这一关键时期,蔡元培虽然曾出面营救过共字号,但对共字号的态度尚不明朗。王怀兰爷爷希望创办国学大学或国学馆,你也希望成立书画研究会,这些都可以掩护你的真实身份。你要先想办法打探张作霖的具体消息。成功后,再去哈尔滨,然后去莫斯科。”
“我听说于右任是故宫博物院的专门委员,负责书画审定。”王至诚眼中流露出一丝希望,兴奋地说道:“我怎么忘了于右任啊!他可以帮助我们。”
“此人毕竟是国民政府的高级官员。”靖尧说,“但他与沈尹默同为书法泰斗,曾支持冯玉祥的北伐。”她提起冯玉祥的“五原誓师”时,神情中透着敬佩。
靖尧继续描述那一幕:“冯玉祥将军的演讲声震撼人心,鼓舞了无数将士。于右任将北伐军的旗帜授予冯玉祥,象征着国民革命军的团结与力量。”
王至诚听得心潮澎湃,想起自己一直以来对于右任的向往。他想要通过这个机会,来获得书画的审定,尤其是对《兰亭序》的认可。
“但要实现这一切并非易事。”靖尧提醒他,“于右任和蔡元培等人对张作霖的态度并不友好。张作霖与蔡元培的关系并不融洽,蔡元培曾因张作霖的杀人事件而痛恨他。”
“我打过交道,念及上海大学校长的份上,不应该与吴稚晖一起站在‘清共一边。”王至诚坚持道,心中对于右任充满信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要知道,无论于右任还是蔡元培,他们都是在复杂的政治局势中行事,难免会犯错。”靖尧说。
王至诚沉思了片刻,决定不放弃:“我一定要见到于右任,我相信有机会的。”
“我记得,虽然于右任和别人一样,通常不在故宫,但这次也许是个机会。”靖尧说。
“我们可以借此机会观察故宫博物院的动静。”王至诚提议。
于是,靖尧带着王至诚回到故宫博物院门前,一边卖字画,一边观察着故宫的动静。
一辆黑色轿车驶入视野,从车上走下的正是张作霖派来的秘书刘哲。他的到访让王至诚心中暗自警觉。
刘哲并没有直接向易培基索要《兰亭序》,而是以“临摹”的名义请求借阅相关书法作品。
“张作霖临摹《兰亭序》,派我来随便找一份《兰亭序》看看,哪怕是摹本。”刘哲语气中透露着急切。
易培基一听,微微一笑:“古今中外,《兰亭序》流传的版本很多,你想要哪家,哪一版本?”
刘哲一时间无从选择,语气中显得有些急躁:“有多少,拿多少?”
“一个‘贪字,什么也没有了?”易培基的语气变得严厉,“故宫只有‘神龙本、‘定武本、‘天历本等版本,借阅的期限必须在周内。”
刘哲的脸色顿时变了,回去向张作霖交差时,想到了在门口出售《兰亭序》的王至诚,打算请他出面。
王至诚和刘哲不过是一面之交,一想到这是进故宫博物馆和接触张作霖的机会,看看身边研墨的靖尧,就答应刘哲再一次前往。
踏入大门的时候,王至诚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自己所承载的不仅是王家的书法传承,更是国家与文化的责任。无论未来如何,他都要坚持探索,寻找那个蕴藏在历史与文化深处的《兰亭序》。
喜欢。
第246章 故宫谍影:王至诚与靖尧重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