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又坚定。她的面容在闪电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清晰,神情中透着一股不屈的气质。
“东北虎真的摊上大事了!完了!”黑脸男人望着一双双怀疑的目光,慢慢解释。他的声音低沉,似乎在传达着不祥的预感,整个车厢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1928年6月2日,张作霖见大势已去,发表了“出关通电”——“本为救国而来,今救国志愿未偿,决不忍穷兵黩武,爰整饬所部退出京师。”这句话如同一声惊雷,彻底打破了车厢内的平静,意味着他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统治地位。
“狡猾的芳泽明白张作霖绝不甘心放弃。”黑脸男人继续道,言辞之间充满了对未来局势的深刻洞察,仿佛他已经看穿了未来的无数可能。
就在此时,军人的枪口对准了黑脸男人的胸膛。“你胆敢蛊惑大家?”他怒喝道,声音中透着对叛徒的厌恶与仇恨。
“东北虎死了!这一次比‘济南惨案还惨!”黑脸男人毫不畏惧,目光坚定,仿佛他所言的每一个字都在为他自己的人生赌上一切,车厢内的空气瞬间凝固,紧张的气氛如同一根弦,随时可能断裂。
王至诚不敢相信,黑脸男人竟然是自己的临沂老乡,一起拜爷爷学习过书法的黑七。王至诚对他的回忆如潮水般涌来,此时的黑脸男人,已不是昔日的稚嫩少年,也不是在龙华监狱门口接王至诚出狱的青年,而是肩负重任的男子。
“你们请不要如此咒骂!我手中有《兰亭序》,这是千古传世之作!”王至诚举起手中的画轴,试图用这幅古老的作品打破紧张的气氛。古老的文化与精神,仿佛在此刻成为了他内心的寄托。
靖尧突然出现在黑七与军人之间,她轻轻将军人手中的枪移开,缓缓说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她的话语如春风一般,抚慰着紧绷的神经,充满了智慧,使得军人默然退后,车厢内的氛围似乎稍稍缓和。
王至诚却不相信张作霖会说走就走。他凝视着靖尧,心中暗想,她的安全更重要。
“不会的,至诚。”靖尧柔声劝说,眼中闪烁着光芒,似乎在传达着某种不言而喻的情感,令王至诚心中一暖。
“我要找到真相。”王至诚执意要与黑七交流,忽然脚下发出吱吱的响动。他低头一看,发现一张被众人踩过的报纸,弯腰捡起。
“1928年6月8日,北伐军占领北京,宣告北伐成功,永载史册。”报纸上的字迹清晰,仿佛在诉说着未知的未来。王至诚的心中隐隐作痛,他知道,这只是历史洪流中的一小部分,而在这背后,有多少无辜的生命与家园被卷入了旋涡。他的目光逐渐坚定,决意要为自己和所爱之人,书写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此时,车厢外,雷声仍在轰鸣,闪电仍在划破天际,似乎昭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王至诚的心中燃起一股力量,他知道,命运的交错,正等待着他的选择。
喜欢。
第256章 火车谍战:风暴前夕的决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