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至诚跑了好长一段路,直到离开了奉天驿站。他的脑海中忽然浮现出靖尧临别时留在他掌心的“新民”二字,仿佛那是一道希望的光芒。
尽管他在寻找的过程中打听了无数人,却始终未能获知“新民”的去向,心情愈发地沉重。
王至诚伸手摸向裤兜,想找到一枚硬币。然而,令他沮丧的是,他祖父赠予的袁大头在火车上被扒手偷走了。他暗想,或许可以用爷爷留下的《兰亭序》换些钱来应急。
打开画卷的一瞬间,他傻眼了——展现在他眼前的竟是一幅《萧翼赚兰亭图》。图中,辩才和尚与萧翼为中心,周围有一老一少正忙着煮茶。这幅画可能是在火车上被人调了包。
就在他迷茫之际,藤原朴田走了过来,微微一笑:“这样的画在北平、奉天等地都见过。”
王至诚心中一紧,急忙问道:“您说这是假的?”
藤原朴田解释:“奉天的盛京故宫有北宋摹本。北宋摹本与南宋摹本大体相似,但有些细微的不同。”
王至诚愈发好奇:“您怎么如此了解这些?”
藤原朴田说:“一切等住下再说。”
尽管王至诚对藤原朴田的话心存疑虑,但他迫切需要住处,于是依照藤原的建议把《萧翼赚兰亭图》寄存在柜台抵押,成功住下。
藤原朴田在床榻上躺下,问:“至诚兄,您对张大帅遇难有什么看法?”
王至诚果断地说道:“虽然张作霖绞杀了李大钊,但共字号并没有暗杀张作霖。”
“国共两党合作北伐,基本消灭了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军队,重创了张作霖的军队。”藤原朴田说道。
“蒋汪先后政变,一期北伐中途夭折,令张作霖得以苟延残喘。”
王至诚说道,“蒋司令、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四派联合组成的南京国府北伐军,二期北伐,讨伐奉系军阀张作霖及孙传芳、吴佩孚残部。他们急于统一全国,想把张作霖置于死地的时候,张作霖已经离开了北京……”
藤原朴田坐直,目光坚定:“暗杀张作霖的既不是共字号,也非国字号。”
“是日本人。”王至诚坚定地说道。
“不错!”藤原朴田下了床,语气认真,“张作霖拒绝签署密约,对日本的‘大陆政策严重阻碍;而且限制日本人租用土地,试图打破日本对东北经济的独占。”
王至诚若有所思:“所以,藤原兄的意思是,张作霖虽然依赖日本崛起,却始终试图保持自主性,最终因触碰了日本核心利益而遭此杀身之祸。但日本内阁主张怀柔政策,尤其田中义一与张作霖的特殊关系,不至于杀害他。”
“日本对华政策存在严重分歧。”藤原朴田继续道,“内阁倾向于怀柔控制,而关东军则主张直接武力干预。而张作霖的强硬态度正加速了关东军的‘独走决策。”
王至诚招呼藤原朴田在茶几对面坐下,微笑着说:“在日本,像藤原君这样的反战同盟军不多了,我希望能推心置腹地聊一聊。”
藤原朴田认真说道:“刺杀张作霖的计划并未经日本内阁批准,而是属于日军内部的独断行动。”
“具体是谁?”王至诚好奇地问。
藤原朴田思虑片刻,放下茶杯说:“关东军激进派,比如河本大作。”
王至诚心
第268章 寻找兰亭:袁克文品评张伯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