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天晴,烈日当空,新民小学的校园里显得格外炎热。王至诚走出门卫值班室,手中紧握着一张纸条,纸上字迹清晰,写着:谭延闿让位于蒋主席,陈公博于沪创办《前进》,国拟改组。
“蒋主席是谁?难道是蒋司令?”王至诚心中暗想,随即感到一阵不安。如果真是蒋司令……他无法想象,掌握大权的蒋司令会对共字号采取怎样的态度。王至诚的思绪如潮水般翻涌,既忧虑又困惑。
陈公博等人在上海创办的《革命评论》和《前进》杂志,倡导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试图重新制定纲领,计划对国字号进行改组。曾在1922年公然支持陈炯明脱离共字号的陈公博,经过汪精卫的提携,已经成为国字号核心领导层的关键人物。
去年年底,他参与镇压了广州起义,现在转向上海,势必对中共特科构成威胁。
王至诚心中无比焦急,思索着如何将这个重要消息,通过发表文章的途径,让靖尧乃至中共特科的王庸或者伍豪知道。
正当他烦恼之际,张景城拉着黄包车匆匆跑了过来。
“这么快就把谷太太送到大帅府了?”王至诚忍不住问道。
“好不容易甩开了川岛美子和南造云子,把谷瑞玉送进了大帅府。不过,谷瑞玉很快就出来了,似乎有些生气,直接坐火车回天津了!”张景城说着,去调好车子,脸上流露出一丝得意。
王至诚的脑海里浮现出去新民小学的情景,随后说道:“看门大爷的值班室里,满墙都是楷书和行书,写的都是孔孟之道的开明语句和经典名言。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竟能临摹《兰亭序》,真让人敬佩。”
张景城直截了当地批评道:“连他的字都敢评论。您知道他是谁吗?”
王至诚好奇地问道:“是谁?”
“白永贞,奉天省议会议长、省长以及东北边防军司令员的参事,曾担任奉天通志馆馆长。他曾临摹过乾隆帝皇十一子永瑆的《兰亭序》和清朝大臣那彦成的《兰亭序附许瀚题记》,从而掌握了‘二王的书法要领。”张景城一口气说完,显得自豪。
“怎么落魄到当一个门卫?”王至诚问道,内心有些不解。
张景城说:“他曾是少帅张学良的老师,后来赋闲在家,没想到却来到新民小学当起了门卫。”
王至诚心想:爷爷曾提到过张学良的这位教师,他来自奉天唐寨马蜂泡村,居官不傲。每次回乡时,总是徒步走一里路深入村庄,见到乡亲们,总是以礼相待。
张景城调试好黄包车,等王至诚坐好,就卖力地跑了起来。王至诚低头看着他脚下的一串长长的鞋印,仿佛每一个印记都是古朴的篆文;抬头望去,张景城的脊背上汗水浸透了衬衫,犹如优美的行草,令人心生敬畏。
“白先生还是靖尧姐的第二位老师。在北平美专的时候,长写信向白先生请教。”张景城自豪地说道。
王至诚感慨道:“没想到你姐在美专的时候,写一手流丽的王体字,真是令人佩服。”
张景城越发自豪,嘴角扬起一抹笑意:“靖尧姐喜欢与文人墨客交朋友,连大文豪鲁迅先生也认识!他留着寸头,八字胡,身穿长衫,与智者相交。”
王至诚回应:“说起来,我与鲁迅也是校友。他留学于日本的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而我则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在梁思成父亲梁启超的帮助下,我也留学于日本东北大
第272章 爱国情怀:暴风雨后的阳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