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79章 小来禽馆:张从仁的套路[1/2页]

文化英雄联盟 万里虹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书画拍卖现场顿时变得混乱不堪,喝彩声和嘈杂的议论声交织在一起。马福田飞驰而过的瞬间,两幅赝品被马蹄踏得粉碎,碎片在空气中飞舞,仿佛一瞬间切断了王至诚与过去的联系。
     王至诚赶忙把他的书画包收拾好,没有背在后背,而是紧紧地抱在怀中,有笔墨纸张在,就有他的希望。
     拍卖现场只剩下孤零零的王至诚,四周的目光如刀锋般刺向他,让他感到无助。他的心中翻腾不已,想起了爷爷、父母,以及曾经陪伴他的女孩靖尧,“你们在哪里?”他在心底轻声呼喊。
     王至诚第一次感到无助的痛苦,彷徨无措,仿佛在这喧嚣的世界中失去了方向。
     就在他迷失在思绪中时,张从仁走了过来,连连称赞:“高人啊!你那《兰亭序》写得叫绝!”他的声音在混乱中显得格外突出,似乎对王至诚的字非常满意。
     张从仁,字云生,徐州铜山县人,约在1871年出生,是一位书画家和收藏家。
     王至诚对他并不感兴趣,心中烦乱,想要前行。
     张从仁紧跟着王至诚,继续说道:“我和侄子张勺圃(张伯英)都是张大帅的好友。我想着参加张大帅的‘五七,在北平,勺圃的店面挂着‘小来禽馆的匾额。没想到在奉天也发现了小来禽馆,就好奇地进去。”
     王至诚听他这么一说,心中稍微好奇,决定陪他到馆子里看看。
     店小二见王至诚回到馆里,笑眯眯地迎了上来,脸上的笑容宛如春风:“先生,请进。”他一边往馆里行走,一边热情介绍:“伯英前辈曾与段祺瑞共事,‘三一八惨案后毅然辞退,以字、印谋生,得王羲之《十七帖》,后小来禽馆便闻名于平津。”
     张从仁目光紧紧盯着中堂悬挂的作品,满脸贪婪:“就要这《十七帖》,我愿意出高价。”他的声音透着急切,似乎这幅作品对他不可或缺。
     店小二则以东家的身份设下一个诱饵,笑着说道:“《十七帖》是镇馆之宝,多少钱也不卖,除非先生有一提包的银票,我可以请东家来。”他无疑是在试探张从仁的底线。
     王至诚站在一幅魏碑作品之前,缓缓说道:“张伯英早年从颜体入手,再学魏碑,秉承了徐州彭城书派的传统。”他对张伯英的书法艺术有着深刻的理解,这并非只是表面的欣赏。
     店小二领着王至诚到了另一间展室,张从仁也紧随其后。店小二指着张伯英的四条屏行楷,自豪地说:“伯英先生以行楷最有成就,极具美感。”
     张从仁满怀期待地将放大镜递给王至诚:“至诚兄,您来鉴赏一下。”他的语气中流露出恭维,仿佛寄希望于王至诚的眼光能为他带来好运。
     王至诚接过放大镜,细细观察,嘴角微微上扬:“字字气满,凝重含蓄,意度高远,受书圣影响颇深。”他的评价如涓涓细流,流淌在每个人的心田。
     然而,张从仁突然质疑:“这些看似张伯英的大作,但

第279章 小来禽馆:张从仁的套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