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09章 太清宫谍战:王至诚和葛月潭论道[1/2页]

文化英雄联盟 万里虹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王至诚送走了张存实和张克侠,回到葛月潭身边坐下,目光投向墙壁上悬挂的《精气神》,低声读道:“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
     葛月潭微微一笑,问道:“何谓精气神,具体指什么?”
     王至诚沉默不语,静心倾听。
     葛月潭解释:“‘精包括精、血、津、液;‘气有宗气、荣气、卫气;‘神则是神、魂、魄、意、志。精和气是人体的物质基础,气和神则是人体的功能体现。气为精之御,精为神之宅,神则是精气的运用。”
     王至诚恍然大悟:“不管是医病,还是看相,都要先观‘精气神,对吗?”
     葛月潭赞同地点头:“中医所遵循的‘望、闻、问、切中的‘望,正是这个道理。”
     王至诚继续追问:“那‘切又是指什么呢?如何把握?”
     葛月潭握住王至诚的手,一边切脉,一边解释:“切诊包括切脉与切肤。《黄帝内经》言切脉最详,主要有‘三部九候法、‘人迎寸口脉法、‘调息法、‘胃气脉等,按而循之、按而弹之等。因为脉象与尺肤有必然的联系,故诊病时亦可互相配合。”
     王至诚惊奇地问:“当时葛道长切了我的脉象,怎么就知道我的腮被砸伤,紧张所致呢?”
     葛月潭微微一笑:“《黄帝内经》所载脉象众多,但常以六脉为纲加以概括:浮、沉、迟、数、虚、实、滑、涩、长、短……”
     葛月潭又道:“通过与患者的切脉、揣摩、感悟,日久方知其妙。诊断出病症和病因后,下一步便是治疗。《黄帝内经》讲究防微杜渐、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标本先后、治病求本、因势利导、协调阴阳、正治反治、适事为度等多个治疗法则。”
     王至诚听完,感慨道:“看来《黄帝内经》不只是一部医书,更是医世、医人、医国、医社会的宝典。”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葛月潭说着,走进书房,拿出两本书,走向王至诚。
     “谢谢!”王至诚激动地接过《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满心欢喜,难以言表。
     葛月潭说道:“《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但流传于世的摹本再逼真,不能代表真迹的最高水平。在中医界,《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同样如此。”
     王至诚恍然大悟:“您是说,我们不能把《黄帝内经》当成《兰亭序》一样的宝典,而产生尊古贱今的思想。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吗?”
     葛月潭连连点头,随后又从书房拿出一个小盒子递给王至诚。
     王至诚小心翼翼地打开,顿时一道金光闪耀,原来是一支特殊的毛笔。他突然想起初来太清宫时,葛月潭用这支笔为自己医治歪嘴的情景,问道:“葛道长,医治我腮病时,用的就是这支笔吗?”
     葛月潭笑道:“这里的写字不是书法,而是道符下的针灸。”
     王至诚对此感到无比神奇,同时也很难理解,于是说:“道教医学中涉及符咒,咒语画符不过是使用巫祝‘降神祈福、驱邪,似乎只是迷信而已。”
     “这种结论有些偏颇。”葛月潭耐心地解释,“符纸的制作用到很多名贵药材,甚至虎骨和珍珠等。用药制作的符纸还需要结合汤药服下,汤药也是一些中药材所制。”
     王至诚点头,却仍表示怀疑:“再说用的笔墨,笔里往往藏着微小的针灸,墨多是朱砂,似乎故弄玄虚。”
     “看似巫医的治疗手段,其实是一种‘催眠或心理暗示的精神疗法。”葛月潭继续道,“所谓的驱赶邪祟,实际上

第309章 太清宫谍战:王至诚和葛月潭论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