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王至诚主动问,语气中带着一丝好奇。
“你刚来不久吧,怎么对她如此熟悉?”张学良反问,眼中浮现一丝意外。
“从北京顺承王府门口认识的。”王至诚坦然回答。
“顺承王府?你来做什么?”
“我来找张作霖,结果被关在了门外。”
“找家父做什么?”
“做大帅府上的家庭教师。”
“我张汉卿需要教师吗?”
“是给你的儿女们。”
“教他们什么?”
“我教的是书法,具体一点,是教他们怎样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
“每天来府上的人很多,怎么相信你呢?”
“我有爷爷给张作霖的信。”
“信在哪里?”
“可惜,不知道什么时候搞丢了。”
“信里谈了什么内容?”
“来东北希望创办一所国学大学,也就是孔子大学堂。”
“为什么要在东北?”
王至诚沉声说道:“1898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多个国家的侵略者相继向哈尔滨、奉天等地伸出魔爪。尤其是日本帝国主义者虎视眈眈,欲在进行军事、政治、经济侵略之前,推行殖民地文化,破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像张汉卿这样的爱国人士要深感忧虑,亟需兴办学校,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以备三年后的抗战之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狂妄至极!三年后的战争你也能预测?”张学良被王至诚的言辞所震动。
王至诚郑重地说:“兴办教育,勿弃孔子思想。奉天是北方名城,也是尊孔祭孔之地。大帅生前曾于1926年开始修建哈尔滨文庙,旨在粉碎俄国人的阴谋,为此大帅在全国征集设计方案,聚集最有才能的工匠,选用最好的建筑材料来打造。”
张学良心中已然决定,嘴角微微上扬:“如果你确实是王怀兰的孙子,或许可以考虑你的提议。”
“来时我带着王羲之的《兰亭序》。”王至诚略显得意,“可惜被人调包了。”
“《兰亭序》?”张学良惊喜,“这是书圣的天下第一行书,真迹却葬于长安之下。”
“那大概是爷爷临摹的作品,并非真迹。”王至诚叹了口气。
张学良眼中流露出敬意:“爷爷可是民国时期临摹《兰亭序》最有功底的大家,能得他写的《兰亭序》也算天意。”
王至诚无奈地说:“对不起,在小来禽馆的门前,被马福田的马踏得粉碎。”
“这是靖尧从北京故宫博物院搞来的《萧翼赚兰亭图》,希望你帮我转交。”王至诚从行囊中取出一幅画卷,双手小心翼翼地递给张学良。
“快打开!”张学良催促,眼中满是期待。
古画徐徐展现在二人面前,王至诚却发现上面的印章发生了变化。原来的旧绢隔水钤印“南师中印”、“伯谦精鉴”等收藏印已不复存在,新的印章模糊不清。
“靖尧交给我《兰亭序》的时候提过此事,这画还是您亲自交到她手里的。”张学良微微一笑,心中明白了靖尧的良苦用心,眼中流露出欣慰。
王至诚由衷地喜悦,感慨道:“如果小六子喜欢,雅正惠存吧。”他微微一鞠躬,面带微笑。
这一刻,命运的交织在古老的文化传承与新时代的变革中悄然展开,隐藏在迷雾中的故事,正逐渐浮出水面……
喜欢。
第310章 海城大悲寺:王至诚邂逅张学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