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阵阵,少帅的办公室在二楼东侧正面,卧室、书房兼客厅则在西侧正面。书房的匾额上刻着“定远斋”。
王至诚陪着冯庸、靖尧,跟着张学良走进这所房子。房子虽不大,却弥漫着浓厚的书香气息,室内藏有中堂、立轴、镜心、手卷、册页、扇面、成扇等书画。还有图书典籍、瓷器、金石、碑帖、缂丝、古砚等,足见“定远斋”藏品的高档次。
“冯庸兄的麻袋怎么在这儿?与这文气的定远斋很不协调啊!”王至诚目光扫过冯庸马背上的东西,心中暗想。
张学良急切地说道:“打开!大家一饱眼福。”
冯庸小心翼翼地将袋子打开,一件件取出,皆是装裱好的书画。
大家把书画围在中央,王至诚先将一张《兰亭序》放在身旁,随后开始分拣其他书画。
张学良淡淡地问:“冯庸兄,这些从哪里来的?”
冯庸答道:“我从冯庸大学来到东北大学的路上,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密集的枪声,原来是‘双枪老太婆赵洪卫国的队伍在追杀两个骑马的年轻女子。”
“双枪老太婆,在追杀的年轻女子?”张学良问道。
冯庸说:“她们长得俊俏潇洒,我求老太婆放了她们。老太婆让我兄弟抬过来一个麻袋,然后打开。赵洪卫国听说我兄弟张学良喜欢收藏,就送给了我。”
“原来这是给张汉卿送的大礼啊!”王至诚说着,弯腰去捡起所谓“二王”的神品。
“赝品而已。”张学良催促道,“快来欣赏我的定远斋。”
大家丢下那一袋书画,开始考察张学良的爱好与收藏兴趣。
王至诚粗略看了整体,随即高度评价:“张伯驹室名平复堂,藏品是晋唐书画;溥侗室名红豆馆,藏品是碑帖;袁克文室名孤本书室,藏品是古籍名刊。而张汉卿室名定远斋,收藏重点在明清书画。”
王至诚放下手里的几本古籍,赞美:“民国不乏公子哥、政治家、军事家与收藏家,但四位一体,且又如鱼得水,风生水起者,唯汉卿也!”
“至诚兄,你看这件作品如何?”张学良将王献之的《舍内帖》递给他。
王至诚接过,再回麻袋旁捡起《舍内帖》的赝品,对比了一下,说道:“这幅是用未完成的印刷品找书画家临摹上去的。而这一件《舍内帖》是张学良一生收藏中价格最为昂贵的一件书画名迹,仅凭借此帖,他就可称是当时北方数一数二的收藏家。”
张学良认真说道:“这一幅字,我当年花了三万块钱,仅十九个字,一字千金。在你们来之前,张伯驹和袁克文也到府上了。”
王至诚一想:袁克文可是着名的收藏家。问:“袁寒云出的价少了?”
张学良说:“他出再高的价,我也不卖!袁克文愿意用《落水兰亭序》来换。”
王至诚想到爷爷曾提到的往事:“当年,张大帅知道袁克文的处境后,就派人请他做高级顾问。袁二爷只说过一句话:‘二爷我不是伺候人的人!”于是,王至诚感慨地说:“想一想现在为了一个没有影儿的《兰亭序》竟然登门。”
靖尧说道:“袁克文也算登门致谢吧。他的《落水兰亭序》如果真迹,您赚大了。”
张学良摇头道:“真假难说,袁克文说是于右任借去了!为了那些女人拿金钱上杆子的人,不如打发走了。”
冯庸找到了一本《春宫》,碰了碰王
第338章 谍战大帅府:定远斋的回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