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诚。
王至诚瞥了一眼,心想:这张学良果然懂得孙思邈的房事养生术,怪不得他美女如云,却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王至诚担心后面跟上来的靖尧看到《春宫》,就看随意找一本帖子盖住了。思绪又回到“定远斋”上。
“定远”一词,意为安定边界、收复失地。中国第一个以“定远”获得功名的是东汉的班超……王至诚对梁思成说道:“汉卿以‘定远命其室名,含主人效班超之志,安定、平定和稳定东北边远、边境之意。”
张学良“定远斋”之名大气而壮怀,与他的血性和义气相一致。当年,“定远斋”在沈阳帅府成为汉卿将军庋藏书画古玩的斋名后,曾有许多知名篆刻家为之治印,其中就有齐白石为其所治的“定远斋”三字的篆书朱文印。
因此,王至诚建议:“这里应当制作一块‘定远斋匾额,字体可用齐白石印上的篆书,悬于书房,以增强帅府的文化内涵。”
“我汉卿还是喜欢行草书……”张学良看着王至诚,似乎在期待着。
靖尧侧目看着王至诚:“您是王羲之的世孙,您来写最合适不过了!”
冯庸和梁思成也纷纷推荐。
王至诚感到受宠若惊,拿起笔架上的大狼毫,写下洒脱隽秀的“定远斋”三字。
靖尧连连称好,梁思成更是称赞其王羲之再世。张学良却问:“您觉得手里的笔如何?”
王至诚细看之下,起初觉得此笔外形与普通毛笔无异,没什么特别。再仔细一看,突然想起自己来大帅府的一个晚上,张学良曾“偷”来张作霖的特制笔想送给自己,结果却被张作霖要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靖尧过来拿起笔,介绍:“这支笔是汉卿根据父亲的特制毛笔改制的,其结构类似传说中的状元笔(点穴判官笔)。笔杆为空心竹管,内置弹簧与销子,尾端暗藏金、银针,与笔毛合在一起。”
靖尧话音未落,王至诚耳边“嗖”地一声飞过,一根银针直刺窗外的鸟儿,正好从川岛美子的耳边飞过。
原来川岛美子和中岛成子、南造云子跟踪着王至诚、冯庸和梁思成进了大帅府,寻到了定远斋。
谁也没有注意到这几位日本人,大家的注意力全在靖尧手中这支神秘的笔上,心中不免生出羡慕之情。
“那就送于至诚兄!”张学良诚意十足地说,“家父生前不止一次提到要送你这支毛笔,说是对你爷爷教他《兰亭序》的酬谢。”
王至诚热泪盈眶,紧张地说:“这礼物太重,我怎么受得起啊!”
“过些日子就是家父的‘百日了!照毛先生说,‘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接住——”张学良说着将笔向王至诚抛去,靖尧却一把接住。
某种直觉告诉王至诚,靖尧并非新民小学教师和大帅府上的家教,而是一只藏在大帅府里的雄鹰,她的志向应与井冈山会师的那些人一样,为天下的人民而奋斗。相比之下,自己却连一支笔都接不住,顿感自卑和羞愧。
张学良对靖尧说:“他们仨都是我们的贵宾,你亲自安排好。”
王至诚的心中暗潮涌动,面前的每一个人都承载着不同的故事与理想,而他,似乎还在寻找自己的位置。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他必须在这波诡云谲的时代中,尽快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或者说,成为历史长河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回声。
喜欢。
第338章 谍战大帅府:定远斋的回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