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只听说临近革命区的那些地方,百姓不断地离开自己的家、背井离乡到革命区去。
此时,背井离乡要到革命区去的百姓竟然出现在了北京城!
如果阻止这些百姓离开北京城,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将他们抓起来、关押起来,甚至是杀死。
可是,那样以来,还有什么人愿意继续效忠于大清?
大清能有今天,不是靠自己多尔衮一个人取得的,而是靠千千万万人共同努力取得的。
剃发令、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南、福建、两广、四川大屠杀等等,已经让天下汉人对大清切齿痛恨。
如果自己再学着豪格、吴三桂等人的做法,将准备逃往革命区的人都抓起来杀死,不用革命军来北京,自己很快就会跟豪格等人一样被擒拿。
没有入关时,以及刚刚入关时,多尔衮觉得汉人是如此的软弱可欺,自己这边一个旗人就可以将上百汉人拿在手中捏扁搓圆。
此时,软弱的汉人心中的火被点燃了起来,他们一个个都表现得那么倔强、坚韧,眼中迸发出的不再是畏惧,而是仇恨。
尤其是当年处死革命军在北京城的最后一个“侦察兵”岳重礼以后,汉人开始变得不那么顺从了。
在《革命之火》上,革命军经常给天下人灌输“革命思想”,宣称天下人的命运不是掌握在天神手中,更不是掌握在当权者手中,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只有不怕流血不怕死地去抗争、斗争,将掌控在他人手中自己的命运夺回来掌控在自己手中,革命就取得了初步成功。
革命,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地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就是将更多的权力从他人手中抢夺回来掌控在自己手中。
革命,就是要不断地同不平等、不公平做斗争,去找回上天原本赐予自己的平等、公平、自由和权利……
这个世上能够识字的人不多,能够读懂革命军《革命之火》的人更少。
可是,《革命之火》就像一根火把扔进了干枯的草原上,瞬息之间就将草原点燃,升腾起了冲天大火。
能够读懂《革命之火》的人,将《革命之火》上面的内容迅速地传播着。
清廷就算将民间所有的《革命之火》都给烧掉,可永远无法抹去百姓们对革命军的认知。
此时,逃往到革命区的人群,已经蔓延深入到了京城,这怎不让清廷慌张和担忧?
呼啸的北风中,清廷感觉到了比凛冽的北风更寒冷的东西——人心离散!
汉人这里有句古话,叫“得民心者得天下”。
大明失去了天下,是因为大明不得民心,大顺失去了天下,也跟失去了民心有关。
不然的话,大顺在北京拥兵二十万,岂是自己两三万八旗兵和吴三桂的三四万关宁铁骑所能战胜的?
此时,革命军屡屡获胜,固然跟革命军的武器精良有关,跟革命军大得民心关系更大。
大明老朱家的许多皇室宗亲投靠了革命军,大顺大部分的兵将投靠了革命军,陇西的回人和羌人投靠了革命军,阿拉善盟的蒙古人投靠了革命军,此时更听说大西余部跟革命军眉来
第 655 章 夜香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