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五千人面对八千人,革命军完全处于劣势,很难阻止清军登上城头。
如果不想丢掉大同城,接下来城头上将作为主要的战场。
有了第一次的战斗经历,城头守军躲避弓箭的能力大大提高,守军在垛口处树立了一排厚重的木盾,大部分的羽箭都射在了木盾上。
清军弓箭手想用弓箭大量射杀革命军的想法落空。
木盾上插上了大量的羽箭,这也为革命军弓箭手提供了反击时使用的武器。
第一次两千清军攻打大同城,一共使用了十五架云梯,守军只需要守住云梯所在的突破口不让清军登城即可,守城相对容易。
这一次,清军动用了八十架云梯,在大同城城墙出制造出了八十个突破口,大大增加了革命军守城的难度。
云梯用刚砍伐下来的树木制作而成,虽然粗糙笨重,但是甚为结实沉重,城头革命军根本无法将云梯弄断或者顶开。
一队队的清军攀爬上云梯,下面清军的弓箭手进行掩护,革命军如果露头,大部分被清军弓箭手给射死或射伤。
好在热油倾泻干净后,燃烧的煤炭炙烤之下浓烟滚滚,革命军的弓箭手看不清清军,清军的弓箭手也看不大清楚革命军。
当第一个清军从云梯上探出头来时,姜?果断下达了抛掷第一轮陶□□的命令。
数十颗陶□□点燃之后抛下城去,爆炸后碎裂的陶片很难形成有效杀伤,但是陶□□内填充的铁钉、铁屑很多都穿透了清军厚实的衣裤,弄破甚至穿透了清军的肢体。
还有就是,炸弹内猛烈燃烧的火药终于将所有沾染有油渍的物事点燃,攻城的清军登时乱了阵脚。
“不是说大同的革命军没有枪炮等火器吗?他们这些霹雳弹又从何来?”
一阵阵的轰隆声,让远远督战的阿济格心中一惊。
阿济格的云州营里,不是没有火器,只因那些火铳、虎蹲炮、抬枪等物都过于陈旧,大部分都无法使用,阿济格从来都没有考虑过动用那些火器攻城。
阿济格身边,也不乏有制造霹雳弹的高手,云州营也不是没有火.药,但是阿济格等没有想到用火.药制造陶土弹,他们只知道短期内用铅铜来制作霹雳弹根本不现实。
再说,革命军第一次就使用了火,清军带着霹雳弹到城下,能不能准确地将霹雳弹点燃后扔到城头上去暂且不说,携带的霹雳弹被革命军热油燃烧的火给点燃了,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抛掷了霹雳弹?
阿济格没有督促制造霹雳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探明大同城革命军没有火器。更重要的是,满清将士都不是使用火器的高手,他们的骨子里更崇尚刀枪弓箭,很难对火器表示重视。
如果不是近几年革命军利用火器混得风生水起,满清就根本不会创立兵仗局大力制造枪炮。
革命军的枪炮极难仿造得一模一样,并且仿造起来速度远远不及革命军,这让清廷放弃了一统天下的想法。
大明末年积贫积弱,可谓是不堪一击,清军入关劫掠时如入无人之境。即便如此,满清仍不敢真正入关夺取大明的江山。
毕竟旗人太少,而汉人太多,旗人根本没有把握战胜并控制汉人。
大明跟大顺、大西拼得两败俱伤,满清借助为“崇祯报仇”的理由进入关内,跟李自成打仗时势如破竹的同时,也得到了大明各方官府的拥护和支持。
有这么多的汉人肯帮助自己,这才让满清有了一统天下的想法。
此时,汉人这里民心所向的是革命军,革命军那里不但有二十万精锐军队,而且他们的军队还有极其精良的枪炮,这让革命军变得不可战胜。
人数百倍于旗人的汉人都靠拢到革命军那里,
第 676 章 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