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4章 手腕扭伤,一针治愈。[2/2页]

大衍神医 魏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有点胀!”周明远的声音里带着惊讶,那股酸胀感顺着前臂往上窜,像有股暖流在筋络里游走。
     杨澜生眼里闪过一丝笃定,慢慢地将针起出至皮肤,然后手腕猛地一沉,针尖斜向腕背透刺,直指背面下两寸外的间使穴。这一下快如闪电,众人还没反应过来,他已经停了手,微笑着问道:“现在有什么感觉?”
     “麻,整个手腕都发麻。”
     “好了。”杨澜生道。话音未落,他手指轻提针尾,毫针瞬间退出,只留下一个细小的针孔,连血珠都没冒出来。“周书记,试试活动一下手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周明远半信半疑地抬起右手,用左手托住肘部,先是轻轻转动手腕,随即试着握拳、伸展——原本钻心的疼痛竟然消失了!他又拿起桌上的水笔,流畅地在纸上写下“不忘初心”四个大字,笔画有力,丝毫看不出受伤的痕迹。
     “好了!真的好了!”周明远又惊又喜,反复活动着手腕,眼里的难以置信渐渐变成赞叹,“太神奇了!不用做手术了!”
     会议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国家领导笑着鼓掌:“杨医生这手绝技,真是名副其实的‘妙手回春!看来中医不仅能治大病,对付这种急症也毫不含糊。”
     刚才质疑的骨科专家走过来,仔细检查了周明远的手腕,又翻看杨澜生的包,拿起那根三寸毫针,感慨道:“以前总觉得针灸是‘慢功夫,今天才算开了眼界。这‘养老透间使的针法,古籍里有记载,却很少有人能运用得如此精准,杨医生的功底不一般啊!”
     周明远紧紧握住杨澜生的手,力道之大,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杨医生,我得好好谢谢你!不仅免了我一刀之苦,更让我亲眼见识了中医的厉害。回去我就召开会议,在申城推广中医适宜技术,让更多人受益。”
     旁边的秘书连忙拿出手机:“杨医生,我得跟您留个联系方式,以后有机会一定请您去申城指导。”
     杨澜生笑着摆手:“都是分内事。周书记平时注意别过度用力,三天内别碰冷水,就没事了。”国家领导看了看表,微笑着道:“时间到,咱们继续开会吧。”
     回到座位时,管芳悄悄握了一下他的手,眼里闪着光。杨澜生低头翻开笔记本,刚才的插曲并没有扰乱他的思路,继续记录着专家们的发言。只是在笔记本的角落,他轻轻画了个小小的针孔,旁边写着:“医者,不分贵贱,不论急慢,唯求实效。”
     交流会结束后,国家领导特意留下杨澜生,语重心长地说:“杨医生,今天这一针,不仅治好了周书记的手腕,更让大家看到了中医的潜力。你们总结的疫情后遗症诊疗经验,要尽快在全国推广;像这样的针灸绝技,也要好好传承下去,不能失传。”
     “请领导放心,我们一定做好。”杨澜生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走出人民大会堂时,夕阳正染红天际。周明远特意派车送他回住处,车里,秘书还在兴奋地说着刚才的场景:“杨医生,您没看见,刚才好多领导都在打听您的书,说回去一定好好研究。”
     杨澜生望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心里忽然涌上一股暖流。他想起方舱医院的灯光,想起县医院诊室里的药香,想起和管芳熬夜整理病案的夜晚,想起了成书过程中身边专家和师长们的专注,想起了岳父的那鼓励的眼神,想起了林琳在视频中那含情脉脉的笑容。这一切,都化作了刚才那根毫针,精准而有力地刺入病痛的根源。
     或许,中医的传承从来都不只是厚重的典籍,更是这一针一线的实践,是这手到病除的笃定,是这不分高低贵贱的医者仁心。
     杨澜生不知道的是,那本没有署名作者的书,在飘向祖国各地和全世界的同时,他的名字也进入了亿万人的记忆。
     车窗外的华灯初上,像无数双期待的眼睛。杨澜生知道,京城的这一针,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病痛等着去攻克,还有更多的经验等着去总结,但只要守住这份初心,握着这根毫针,就没有跨不过去的难关。
     他轻轻抚摸着怀里的书,封面上的烫金字在暮色里闪着柔和的光。这光,和他心里的光,和千千万万中医人心里的光,汇聚在一起,终将照亮更广阔的前路。
    喜欢。
  

第354章 手腕扭伤,一针治愈。[2/2页]